《薛家將》的故事有好幾個系列,一般而言有《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以及《薛雷掃北》四部。這其中就提到很多名山大川。
《薛仁貴征東》第十四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番將驚走鳳凰城」提到了「天山」。不過有一點很奇怪,此天山不在大西北,卻出現在東北,出現在薛仁貴征遼(高句麗)途中。
歷史上,三箭定天山實有其事:唐高宗年間薛仁貴率軍與回紇九姓在天山對壘,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餘騎士驚懼下馬請降,九姓回紇潰敗。薛仁貴收兵後,軍中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回紇主要在西北,這個「天山」應該就是現代天山。
天山是亞洲中部的大山脈,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它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謂之天山,唐時又名折羅漫山。高句麗所在的東北地區是沒有什麼天山的,勉強能扯上點關係的話,也就白頭山天池,它十六世紀由火山噴發後積水形成,跟唐朝無甚關聯。這只能是作者想當然爾造成的失誤。
《薛剛反唐》裡多次提到「九焰山」,回目上就四次(三六、六九、七四、七九回)提到,足見它是薛剛反唐的大本營。
九焰山位於湖北的黃岡紅安,是鄂豫分水嶺,與天台山毗鄰,位於天台山東二公里處。據說武三思率兵圍剿,火攻九次焚燒九座山而得名。
九焰山現尚未充分開發。說句題外話,舊小說提到漢唐首都長安常說八水長安。這八水指的是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嚴格說來,涇河等七水都是渭河的支流或支流的支流。其中渭河、涇河最有名,成語「涇渭分明」說的這兩河的事兒。灞河也較出名,「灞橋折柳」、「吟鞭指灞橋」都跟此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