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四十一歲,養了九個孩子。
七百元新台幣,在台灣,可以買兩張電影票,享用一次中等歐式自助餐,訂一盒面膜,可能買不到一「隻」摩登漂亮的鞋子,但在地球的另一端,七百元是一個家庭整月的生活費。
四年前,潭子行道會牧師陳詩景加入台灣世界展望會的「湧泉行動」,每月捐七百元,資助一名亞美尼亞貧童。他說,「每個月七百元,可以改善貧窮國家的基本生存設施,讓窮孩子可以受教育,進而改變生命,這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去(二○一○)年九月,陳詩景受邀與另五位教會牧者隨同台灣世界展望會前往亞美尼亞訪視,他目睹該國的貧窮落後、城鄉差距大,也親眼見證世界展望會長年資助兒童計畫的成效與當地需求,當場又認養了一名貧童。
相繼認養國外貧童三名及國內貧童一名的他,自己生養三個孩子,連同兩年半前協助一位未婚媽媽產下的雙胞胎女兒,如今有九個孩子喚他「爸爸」,而教會課輔班近四十名的孩童,也愛暱稱他「牧師爸爸」。
教會弟兄姐妹受到「湧泉行動」的感動,爭相認養亞美尼亞貧童,但隨著景氣變動,資助人數時有消長,陳詩景從亞美尼亞返台後,與教友分享當地見聞,再度點燃大家的熱情,了解「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誠如《聖經》上所說:「給人的,必有給你的。」目前潭子行道會有穩定的十七名教友月捐七百元響應這項饒有意義的資助行動。
陳詩景表示,潭子行道會的弟兄姐妹中,八成負有債務,經濟並不寬裕,為了鼓勵布施,他用撒種的觀念譬喻農夫年終收成時總會留些種子撒在田裡,為來年的豐收預做準備,婉轉教他們要留點金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驅使自己成為「蒙福的人」。
訪視亞美尼亞之前,陳詩景曾經到過菲律賓,親眼看見這些落後國家人民的困苦生活,他語重心長的說:「要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環境。」
從教師到牧師
當牧師之前,陳詩景任教於新竹某私立高職,曾帶領一群會抽菸、好打架滋事、幾乎被學校放棄的高二末段班學生,他秉持信仰,教同學要彼此相愛,過「對」的生活,以鼓勵替代責備,以認同提升學生的自信,不可思議的是,學生竟然拚得了全校秩序第一名,這是對他最真誠的回饋。
即使從十八歲就信奉基督教,陳詩景自覺對學生的幫助還是很有限,在課堂上,除了授予學生知識、謀生技能與告知行為準則外,無法為學生傳福音,讓他們明白生命的真正價值。為了幫助更多人從信仰找到人生目標,他選擇離開服務一年半的教職,進入神學院。
教職時間雖不長,但當年他所教的畢業生,有近八成繼續升學,其中十多人順利從技術學院畢業,一年半的師生情緣,讓一群幾乎迷航滅頂的小筏,因為愛的引導而平安靠岸。
少時坎坷貧困
生長於台中縣神岡鄉的小村落,陳詩景還記得因從小家貧,一再搬遷,國三時,他的父親外遇離家,孱弱的母親和大姐含淚挑起家庭重擔。有一年,二姊重病,當地教會主動關懷,二姐受到感動信主、受洗,接著也帶領工作勞苦不堪的大姐,進入基督信仰。
一九八○年代盛行於台灣的非法賭博「大家樂」,曾經造成許多人傾家蕩產,陳詩景的母親為了一搏運氣,一口氣簽了三萬元,不料卻輸個精光,母親受不了打擊,情緒崩潰,住進了精神病院,病中,教會弟兄姐妹為母親代禱,讓她的病情得到安定。
陳詩景說,母親一生辛勞節儉存下的五十萬元積蓄,在發病住院時已經花得一毛不剩,卻換得了上帝的愛。
成長的路坎坷貧困,少年陳詩景對未來也感到茫然無依,親見母親與二位姊姊從基督的愛裡得到救贖與平安,他深信教會是個有愛的好地方,十八歲時受洗成了基督徒。
白白來白白去
陳詩景並不因原生家庭的匱乏而軟弱,他和教友齊心灌溉伊甸心田花園,並慷慨開放給各界免費使用。伊甸心田花園位於潭子行道會勝利九街會址的西南方,兩年前,洪姓地主兄弟將歇業多時的心田香草花園三千五百坪基地,以極優惠的條件出租給教會,並附贈地上物。
「從上帝白白得來的,就要白白的給出去。」陳詩景展臂歡迎民眾共享伊甸心田花園之美,他還另租千坪空地,將心田全區畫出約八百坪土地,分割成每塊八到十六坪不等的苗圃,供鄰居免費認養,是真人版的開心農場。
現在,伊甸心田花園的晨昏或假日,總有認養人前來鬆土、除草,或施肥、澆水,悠閒的在園區漫步。由於有機耕耘,引來鳥群駐足,但見池中魚躍,蜂飛蝶舞,蔬果區瓜瓞綿綿,結實累累,一幅令人嚮往的田園景象。
開心農場標榜「免費開放認養,每年簽約一次,必須施有機肥,不可使用農藥,農地自行管理,收成無須奉獻」,由於條件寬厚,大受民眾歡迎,目前已額滿,尚有十多人排隊等候進場。
認識 湧泉行動
台灣世界展望會自二○○六年起舉辦教會湧泉行動,名稱來自《聖經》的話語:「困苦窮乏人尋求水卻沒有,他們因口渴,舌頭乾燥。我耶和華必應允他們;我以色列的神必不離棄他們。我要在淨光的高處開江河,在谷中開泉源;我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站在世界最需要的地方,救援最需要的受苦人們。
除此之外,從一九九○年開啟的「飢餓三十」活動,台灣世界展望會每一年都會邀請對年輕族群有影響力、形象積極正面的藝人擔任該活動代言人,像歌手張惠妹、王力宏,以及今年的郭采潔、彭于晏。
歷經二十多年來不停歇的舉辦,讓數以百萬在戰火、天災、疾病與因為窮苦在飢餓中的孩子及其家人,在生死邊緣上得到力量,在窮困無助中得到幫助,扭轉了生命的契機,在絕望中找到希望。
明年第二十三屆「飢餓三十」體驗DIY活動,將提前於明年二月十一日星期六中午十二時至隔天傍晚六時舉行;為了避開暑假颱風季節及落實節能減碳不開冷氣的行動,更移師至全球第一座以太陽能發電的綠建築──高雄國家體育館(左營軍校路五○○號)舉行,現已開放報名。
台灣世界展望會網址://www.worldvision.org.tw
亞美尼亞小檔案
地理與氣候
面 積:29,743平方公里
人 口:約300萬人
首 都:葉里溫(Yerevan)
地理位置:歐亞交界處內陸小國,與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等國接壤
氣 候:高原大陸型氣候,冬季長達七個月,夏季炎熱
歷史背景
西元301年,葛果利牧師將福音傳給亞美尼亞國王塔達特三世,成為第一個基督教國家,目前基督徒人口約94%,1922年成為蘇聯的附庸國,1991年9月21日獨立。
●嘉瓦計畫區
全國十個行政區中面積最大,排名第二貧窮區,海拔介於1500至1900公尺,最低溫可降至零下35度,40%家庭沒有乾淨飲水。
●亞帕朗計畫區
該區位於全國最貧窮的省分,無土地人口55%,飲用水一天只供應二小時,無在地工作機會,家庭經濟依賴國外打工親屬資助。
待資助兒童數:仍有需求
註:嘉瓦與亞帕朗是世界展望會在亞美尼亞的兩個計畫區,資料摘自台灣世界展望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