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史上第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民眾矚目以待。候選人焦點集中經濟議題,吳敦義凸顯馬總統政績,蘇嘉全抨擊馬總統六三三政見跳票,也強調民進黨執政成就,林瑞雄則提出「宋省長口碑」。
吳敦義、蘇嘉全對各項建設、政策都能提出數據佐證。林瑞雄因是政治素人,只能談一些模糊理念。
蘇嘉全說,馬總統強調改變了台灣,但是變好或不好?他說,民進黨執政時股票九千三百零三點,現在不到七千點。當時,農民每戶所得九十四萬元,現在剩八十八萬元;當時失業人口四十一萬人,現在是四十八萬人;二○○七年收支接近平衡,現在舉債一點三兆,由於時空不同,民眾難免各自解讀。
這些數據掐到馬政府弱點。蘇嘉全批評馬總統,沒反省三年來施政不彰,還歸咎前朝。但馬總統上台之初,輿論已指出他將面對扁政府爛攤子,施政四年甚至八年,都未必處理得了。蘇嘉全說歸咎前朝,事實如何,人民自有看法。
至於股市,半年前也漲到九千多點,只不過歐債風暴愈演愈大,近月才直直落。吳敦義說,歐債風暴中,台灣是全世界少數零外債的國家。他也指出,馬總統的負債固然有增加,但都用在建設上。債留子孫和「建設留子孫」不同,所謂「前人種樹,後人遮蔭」,就是這個道理,政治家不能扭曲。
蘇嘉全批評薪水降低,回復十三年前水準,變成貧富不均、物資高漲。但薪水降低現象,始於扁政府時期,還是得歸咎前朝。至於現在,這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佔領華爾街」蔓延數十國,但在台灣無法引起迴響,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不無關係。
ECFA的確對台灣經濟有好處,吳敦義說,不簽ECFA,無法抗拒東協加一對台灣的威脅。蘇嘉全說,如果ECFA對台灣人民好,當然接受,但過程不透明,有沒有損及台灣人民利益?蔡英文對ECFA先否定,近期表示會延續政策,其實是看清了事實。至於不透明,又是扣帽子的「賣台論」,不值一評。
政黨政治透過選票輪替,最多八年,常有政策不連貫問題。蘇嘉全表示,馬總統批判民進黨八年沒成果,但民進黨打通高鐵全線及雪隧、設立中科園區。吳敦義回應,高鐵是國民黨執政時擬定,民進黨只是完成它。
吳並質疑,蔡英文的競選團隊全是扁集團,可以讓國人有信心嗎?這個問題也掐到蔡英文的弱點。但馬總統提出「黃金十年」,蔡英文擬定「十年政綱」,著眼長期而非短期爭取選票,都值得嘉許。
蘇嘉全的妻子近來話題多,他迴避媒體詢問,只強調從政以來清清白白,不接受關說;若有人拿得出證據,證明太太收紅包或拿回扣,他將「永遠退出政壇」。
由於宋楚瑜、謝長廷食言,「永遠退出政壇」早已成為政壇笑話。蘇嘉全的「保證」是辯論的敗筆。江山代有才人出,何況政黨輪替,退出與否由選民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