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訂出空氣中懸浮微粒PM二點五濃度日均值若大於三十五μg/m3對人體健康有害,而台灣各地卻多半超標。醫療界與環保團體昨日前往總統府,要求三組總統候選人正視此問題,並邀請其參加「全國NGO團體細懸浮微粒對國人健康的影響與對策高峰會」。
彰化縣醫療界聯盟指出,馬總統今年四月三日在反國光石化餐會中承諾,將PM二點五列入管制,但事過半年仍未見相關單位公布實施,反之六輕卻已過關,政府管制PM二點五的決心令人懷疑。
台灣生態學會蔡智豪表示,由於細懸浮微粒易吸附戴奧辛、多環芳香烴及重金屬等物質,且直徑約為沙子的三十五分之一,因此可以穿透肺泡,直接進入血液循環。
其他先進國家已著手管制,台灣卻超標嚴重,如北部日均值七十二μg/m3、中部為九十五點五μg/m3、南部一百三十μg/m3。
長期吸入細懸浮微粒,會引起過敏、氣喘、肺癌、心血管疾病、肝癌等。前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黃敏生表示,台灣吸菸人口雖有下降趨勢,肺腺癌卻有逐年上升的現象,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太高為原因之一。
據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鄭尊仁研究發現,空氣中的PM二點五上升,與心肺疾病的罹患率和死亡率有顯著相關。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葉光芃表示,細懸浮微粒對胎兒、孕婦和產婦健康都有嚴重影響,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都應正視。
彰化縣醫療界聯盟認為,PM二點五的管制非環保署可獨立完成,其中牽涉能源、產業政策,與經濟部、交通部、衛生署等單位配套息息相關,因此主張政府應建構符合國人健康生活的乾淨空氣環境;經濟發展應該以人民健康為前提。
針對醫界及環團訴求,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謝燕儒表示,上述所謂超標數字其實為當日瞬間最高值而非日均值,環保署下周將預告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草案、監測與排放源管制配套措施,最慢在明年中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