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導致熱傷害風險遽增,影響孩子到戶外遊玩的時間。圖/季相儒
【本報台北訊】極端高溫頻傳,也導致熱傷害人數愈來愈多,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5月因高溫導致兒童與青少年熱傷害的就診人次達29人。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高溫導致兒童戶外活動熱傷害風險遽增,若不積極減碳,熱傷害風險時數將從780小時,增加到1193小時,等於逾半個夏天都暴露在熱傷害風險中。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今年6月平均氣溫高達28.7℃,較氣候值高出0.7℃,為1950年以來,同期第5暖,其中宜蘭、台北及東吉島站更是同期第4暖;5月平均氣溫26.4℃,較平均值多0.5℃。
也因為天氣愈來愈熱,導致熱傷害頻傳,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台熱傷害就醫人數已逾624人次,5月因高溫導致兒少熱傷害的就診人次達29人,是前年同期的2倍以上。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表示,綠色和平將每日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超過29℃的時數定義為熱傷害風險時數,分析結果顯示,過去40年間,雙北、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市等8大縣市,每年夏季平均的熱傷害風險時數增加213小時,2023年的夏天更是達到總共780小時,等同有52天是不適合到戶外遊玩的。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秀娟表示,戶外遊戲場高溫讓親子怯步,將使兒童遊戲權無法落實,呼籲衛福部及地方政府的遊戲場主管機關應擬定兒童遊戲場降溫散熱的具體計畫,制定遮蔭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