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西元五七一年—六四九年)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為唐朝開國元勳,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善於用兵,長於謀略,著有數種兵書,唯多亡佚。
隋煬帝時代,李靖曾經擔任長安縣功曹(縣府人事主任),深獲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的賞識。大業末年,李靖被派往北方前線,調馬邑任郡丞,在李淵帳下和突厥作戰。
李靖發現李淵有意擁兵自立,決定向正在巡遊江都的隋煬帝報告,可是事跡敗露,被李淵捉回。在將要被推出去斬首之際,他大叫:「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李淵想想有道理,才免去殺身之禍。事後,他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衛,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李靖平定江南、威震北狄,所到之處「無數捷鼓沙場飛傳,萬里江山胡塵斂跡。」高祖李淵對李靖的功績非常稱許,甚至還認為功勝前朝將領:「古代的大將軍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哪一位能比得上李靖?」
此外,他在遠征突厥時,曾經親率精銳騎兵三千人,大破突厥的主力於定襄,接著又率領一萬騎兵長驅直入,強攻突厥大本營,生擒頡利可汗,全勝而歸。唐太宗李世民對他說:「漢朝名將李陵率五千步卒,結果投降了匈奴,而你只用三千騎兵,便克復定襄,真是古今少見啊!」
貞觀八年(六三四年),西北吐谷渾王慕容伏允犯境,李靖主動請纓,太宗即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唐帝國與西域諸國(突厥、契苾)聯軍征討吐谷渾,大獲全勝,征土盡歸唐朝。貞觀十一年,改封李靖為「衛國公」。
貞觀二十一年,李靖應唐太宗召,商議討伐高句麗,並自請率兵,太宗以其年老而未許。
貞觀二十三年,李靖卒,享壽七十九,諡號「景武」,陪葬昭陵。
立下豐功偉績的李靖,一生縱使得到唐高祖和唐太宗的高度肯定,可是他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勳,生活簡樸、為人謙遜,因此博得朝野一致的推崇與尊敬。唐杜光庭更將李靖的故事寫成《虯髯客傳》,以隋朝末年天下將亂,群雄競起為背景,塑造了三名富有俠義豪爽個性的主角:李靖、紅拂女(本名張出塵,嫁與李靖為妻)、虯髯客,合稱「風塵三俠」,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