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燕國壽陵少年在趙國的邯鄲學步之後,爬著回了燕國。
燕國朝野輿論大嘩,有人義憤填膺,認為壽陵少年此舉有辱國格,也有人認為壽陵少年實乃學習外國先進經驗的先驅,雖敗猶榮,理應褒獎。兩派互相攻訐,驚動了燕王。燕王覺得民心可用,本著穩定高於一切的既定原則,果斷出手,鎮壓了「有辱國格派」,將壽陵少年樹為學習外國先進經驗的典型。這下,壽陵少年忙壞了,到處去做報告,由於他只會爬,這可苦了手腳啦,他每天得從一個會場爬到另一個會場啊!
消息傳到了趙國。趙國人當然歡欣鼓舞,民間的走秀比賽如火如荼。看到形勢一片大好,相國平原君喜出望外,在《大趙日報》頭版發表了一篇社論,題目就叫做〈弘揚趙國先進文化,將晉文明進行到底〉。趙國上下對平原君的這篇大作很是讚賞,老百姓爭相傳閱,一時間竟然搞得「邯鄲紙貴」。
可是,平原君的大作在國際上卻引起了軒然大波。韓國政府發言人韓非首先發難,說趙國文化不足為道,當年三家分晉,晉國的禮器、樂器大都留在了韓國,所以說晉文化的精髓在韓不在趙。韓非本來口吃,說這番話時卻伶牙利齒,大家估計韓發言人大概是氣瘋了,口吃就奇蹟般痊愈了。
魏國也迅速有了反應。信陵君組織了一幫學者研究,終於得出「魏國是三晉文化的最先進代表」的結論。
齊國的相國孟嘗君也特別召開記者說明會,澄清中原文化正朔非晉文化,而是齊魯文化,如今魯國已亡,齊文化自然成了最先進的文化。
對齊國的言論,楚國令尹春申君不屑一顧。他說,楚國吞併了魯國,自然是魯文化的繼承人,楚魯文化融合,強強聯手,比晉文化、齊文化不知要強多少倍。
六國間相互爭論,吵得烏眼雞似的,都忘了合縱大計。秦國卻沒閒著,繼續厲兵秣馬。幾十年後,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還不忘讓駐燕總督到處尋找壽陵少年的下落。因為啊,如果沒有壽陵少年的橫空出世,秦國哪會這麼容易就打敗六國啊!秦始皇想好了,如果找到此人,一定要頒發一個特大獎狀給他,上邊就寫「最先進文化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