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聲態】 風聲雨聲讀書聲

吳東權 |2011.11.21
2192觀看次
字級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明儒顧憲成的名對,把耳邊的聲和心中的事聯在一起,烘托出一個讀書人的氣概,也表明了當時周圍的聲態。

聲態:聲音和情態。聲音是外在的音波在遞送,情態是內在的情緒在感應,我們有賴耳聰目明,接受外來的聲色,提供內在意識的運作,所以聲音可以令人陶醉、使人振奮;也可以讓人萎靡、叫人悲戚。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世間每一種聲音,都有其意義和價值,端看人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聽取罷了。

在我們都市生活的周遭,被車聲、人聲、廣播聲、吵雜聲所環繞,耳根片刻不得安寧,使得心情非常焦躁,難怪許多有錢人都到郊區去買山居別墅,遠離市塵喧囂,那裡可以聆聽到鳥鳴雞啼、風聲泉吟;出家人更不喜喧鬧聲,常把寺院建在深山幽林之中,終日除了山風泉韻之外,就是木魚鐘磬、誦經念彿之聲,正如唐代詩人王維所說:「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泉聲咽危石,日色冷清泉。」那境界是多麼幽靜、多麼脫俗!住在都市中的人們,一輩子也享受不到像唐代李嘉祐所吟的情景:「疏鐘何處來?度竹兼拂水;漸逐微風聲,依依猶在耳。」

從平常家庭裡傳出的聲音,就可以想像到這一家人生活的概況。清儒王朗川在《言行彙纂中》云:「陸象山先生嘗謂人家要有三聲;讀書聲、孩兒聲、紡織聲。蓋聞讀書聲,覺聖賢在他口中,在我耳中,不覺神融;聞孩兒聲,或笑或泣,俱自然籟動天鳴;聞紡織聲,則勤儉生涯,一室兒女,覺有豳風七月景象。」這是從聲音中傳遞出一個家庭的欣欣向榮、充滿希望的意境,可惜並不是家家戶戶皆然:「最可厭者,婦女誶罵聲也,惡也;飲酒喧呶聲也,狂也;街巷談笑聲也,譎也;妖冶歌唱聲也,淫也。」

上述這些聲音,的確不佳,尤其是都市公寓房子,樓上樓下,薄如隔紙;窗外門前,近在咫尺,音波無縫不入,清晨夜晚,尤其響亮清晰,傳來之媽媽咒罵子女聲、夫婦勃谿吵架聲、廣播電視喧譁聲、麻將洗牌嘩啦聲、小孩跳躍摔物聲、鐵門開關砰砰聲、清晨機車發動聲、家犬吠唁不休聲、電話鈴響聲和抽水馬桶放水聲,幾乎聲聲入耳,日日如此,身處其間,情何以堪?

明《良齋雜記》有一段記載:「袁籜庵官知府時,終日以圍棋度曲自娛,長官諷之曰:『聞君署中終日只聞棋聲、笛聲、曲聲,是否?』袁曰:『然!聞明公署中終日亦有三聲。』長官問何聲?袁曰:『算盤聲、天秤聲、板子聲。』長官大恚,遂劾之落職焉。」

這位袁某實在也太天真了,居然把長官府上收錢貪汙娛樂之聲給公開說了出來,自己的知府官職還能保得住麼?

《儒林外史》第八回也有一段很有聲態的敘述:「前任皋司說:『聞得貴府衙門內有三種聲息。』王太守道:『是哪三樣?』公子道:『是吟詩聲、下棋聲、唱曲聲。』王太守道:『那也有趣得緊。』公子道:『將來老先生一番振作,只怕要換三樣聲音。』王太守問是哪三樣?答曰:『是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

所謂「板子聲」是唱曲時打節拍的板子,「戥子」與「天秤」都是用來秤稱金銀的器具,猶如今日之「點鈔機」,所云之三樣聲音,都是貪贓枉法之官宿中所有之聲也。

誠然,我們生活在喧囂噪雜的環境中,實在很鬱卒,但是,除了風雨犬鳥自然天籟之外,所有的嘈雜聲都是人為的,想要改善聲態素質,也只有靠人們自己,環保意識中,可別忽略了聲態意識。唐代詩人翁承贊詩云:「過客不須頻問姓,讀書聲裡是吾家。」多麼自得!元代詩僧修禪云:「老僧卻掩殘經坐,靜聽松聲沸海濤。」多麼超然!真叫人心嚮神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