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新玩藝玩紙.賞紙.吃紙

芝琳 |2011.11.19
1646觀看次
字級

埔里紙新玩藝1

桃米坑紙教堂 見證山林復甦

在網路上十分熱絡流傳的「紙教堂」,雪白又浪漫的坐落在南投縣埔里鎮郊「桃米坑」生態村內。

紙教堂 東瀛跨海來台

九二一震災後新建的「桃米坑」生態村內,矗立於青綠草坪上與水塘畔的紙教堂,倒影成雙於寂靜的山城,靜靜散發她的魅力,希望以她的能量,來撫慰所有曾受創的心,給予希望及動力,繼續扮演社區重建的平台,兼為社區營造的聚會所、農產業展售和行銷、生態社區理念的傳播中心。

Paper Dome紙教堂是台灣第一座紙建築,它原本建在日本。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後,藝術家為燒燬的神戶鷹取教會募資,由日本建築師茂所設計興建,以五十八根高壓紙漿鑄造而成的紙管(長度五公尺、直徑三十三公分、厚度十五厘米)當立柱,支撐起整個紙管當主結構。

十年後 在日功成身退

建築師動員三○○名義工,建構出一處可容納八十個座位空間的橢圓形新鷹取教堂,藉由紙管構成的橢圓形與外牆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個迴廊,屋頂則覆蓋透光的天幕,室內與室外的長管紙椅,則是跨海由埔里紙廠所製造,當光線由屋頂射下,形成一種莊嚴與神聖的氛圍。

這座紙教堂便於拆卸、移動與重建,很符合新世紀的環保概念與遊牧精神。搭建十年後,在日本功成身退,並在新故鄉基金會的推動下,將紙教堂五十八根紙管,從日本運至九二一大地震災區埔里桃米坑生態社區重新搭建。

重搭建 結合多元用途

為了發揮其再生的社區功能,新故鄉基金會邀請設計「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的建築師邱文傑,在紙教堂旁,再設計興建象徵台灣精神的「Paper Dome新故鄉社區見學園區。」

園區中,規畫搭配講究自然農法的社區農場「農之園」,推廣當地農產的「食之堂」,推行工藝創作的「藝之地」,將生態與藝術結合的藝品交易市集「市之集」,以及可以讓人親自動動手的「工之坊」,因此,在園區中,不但有農民們市集,也有社區營造工作坊與展覽之用的美麗園地。

溫暖光 令人向上昇華

紙教堂表面功能,為替代地震當中被燒毀的鷹取教堂,但它在災區重建過程中,又負起跨越宗教和社區營造的重責大任。紙教堂以成本較低的玻璃纖維浪板構築長方形外牆,遊客經由迴廊走進大廳,由屋頂射入天光,有著向上昇華的奇妙感受。

尤其夜色中的紙教堂,橙黃溫暖的光線,呈現另一番風情,讓人真的有一股希望、重生的勇氣,產生幸福又溫暖的感覺。

DATA

1.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桃米巷52~12號

電話:(049)2914922

2.開園時間:每周日~周五:09:00~20:00;周六~國

定假日:09:00~21:00。

3.入園費:每人全票100元,優惠票50元,皆可全額抵消

費。

4.優惠票:65歲以上長者、學生、埔里鎮民(請攜帶相

關證件為入園憑證)。4~6歲學齡前兒童。

30人以上團體。

埔里紙新玩藝2

造紙龍手創館 玩紙DIY

埔里造紙龍手創館順勢搭上觀光工廠的熱潮,一張紙的千錘百鍊,每張紙的千變萬化,有趣的製造過程,在轟隆隆的機器聲中,一一精彩呈現眼前,讓遊客體驗紙的藝術、構思及魅力。

來到「造紙龍」,映入眼簾的第一幕,就是像極大型精美包裝禮盒的外觀,以頗具質感的色調,營造出的包裝盒造型,成為最搶眼、最深刻的第一印象。

行銷六十國 紙廠揚名早

成立於一九七九年的「埔里紙廠」,靠著優越的生產技術及研發團隊,打開行銷國際的知名度,目前紙品仍以出口貿易為主,外銷區域遍及歐、美、亞、澳、非等五大洲,共六十多個國家。

造紙龍手創館於二○○○年時,藉著台北世貿展覽,打開國際知名度,在二○○六年與二○○七年,參與工研院的觀光工廠計畫,主要是希望在兼具教育及產品行銷的理念下,將傳統製造產業升級,達到品牌塑造、創意研發、寓教於樂、優質服務等四大經營目標。

體驗玩紙樂 藝術更多元

在工研院觀光工廠計畫輔導下,埔里紙廠原有的生產廠域,改造成充滿藝術氣息的造紙龍手創館,並規畫許多DIY活動,讓更多民眾一起體驗對紙的樂趣。

造紙龍手創館裡外的布置,全部都採用「紙」作為素材,大量運用本身製造的產品來做設計,把紙張一一應用到工廠的布置裡。規畫的「紙愛藝文區」,是提供一個完整的藝文展示空間,不定期舉辦創作展覽,讓熱愛紙藝術的朋友,可以看到多元的藝術展演。

製紙流程長 商品創意佳

在「紙愛印刷區」,有現場製紙的印刷流程及工作狀況,參觀印刷區可以體驗印刷作業的真實感。「紙愛造紙區」陳列傳統造紙與機器造紙的機器,完整介紹製紙流程,了解中國千年流傳下來造紙文化與技術,以及現今機械造紙多樣變化的製紙流程。

「紙愛創意商品區」內,展售眾多且令人目不暇給的紙類創意商品,包含獨特及個人化的雷射雕刻筆記本,紙樣燈飾及瓦楞紙娃娃創意等,還有更多無限可能的紙創意商品,將會陸續推出。

紙品百寶庫 壯觀令人歎

「紙愛活動區」提供戶外DIY教室,有眾多可愛造型的瓦楞紙娃娃與各種DIY產品,提供親子及師生的互動教學遊戲,從創意中體驗紙與人的親密感受,並創作出自己喜歡的紙藝小玩偶。

沿階梯走上二樓,眼前有點像紙的倉庫,堆放著許多紙類,可說是造紙龍的百寶庫,許多美美的紙品,都放置於此。值得要看的,為由數以百千計算的各式精美包裝紙,所組合構成的「萬紙纖虹紙樣牆」,把所有生產的紙樣,整齊規律地排列在十二公尺寬、四公尺高的牆上,從地面一路延伸到天花板,這一大片包裝紙牆,呈現紙張千變萬化,美麗繽紛的一面,張張精彩,令人歎為觀止,也見識到台灣造紙的實力與精緻。

DATA

1.地址:南投縣埔里鎮隆生路

118~2號。

電話:(049)290-2989

2.開放時間:上午09:00~下

午05:00(除夕當

日休館一天)。

3.門票:全票50元,半票30元

(65歲以上長者及90~

120公分兒童免票)。

埔里紙新玩藝3

特色紙料理 不紙是好吃

出門旅遊度假,除盡力玩、努力玩之外,當然也要品嘗各地的美食。南投縣埔里鎮的美食,有精緻的鄉土料理,也有頗具地方風味的小吃,眾家饕客可依自己的「口味」挑選品嘗!

以氣候、水質、名酒、美女出名的埔里,已被旅遊界視為台灣的「天府之國」,四時氣候宜人,農作物產豐饒,遊客飽覽埔里小鎮風光,享受自然休閒之際,能夠品嘗到埔里道地的鄉土美食,毋寧說是一樁心靈饗宴。

新美食之旅 埔里舊翻新

近年來,埔里小鎮風光與藝術文化、觀光活動,屢屢受到傳播媒體矚目,人潮一波波湧入後,也帶動當地餐飲業不斷推陳出新。結合在地食材與人文特色,融入與眾不同的餐飲風格,在經營上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埔里當地業者所推出的「美食之旅」,在旅遊界已形成一種新的旅遊主題,其餐飲的特色,不同於一般的山珍海味,而是與當地最重要的產品「紙」相結合,成為美食家爭相造訪的據點。

可以吃的紙 旅遊新元素

紙可以吃嗎?答案是肯定的,且還有很多不同的口味!

埔里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煥彰,一輩子做人工手抄紙,「手工紙如果再局限在書法繪畫用紙,一定會走入死胡同。」為了讓手工紙變得「不『紙』能吃」,還一路從開發甘蔗紙、茭白筍紙,連結文創產業概念,讓手工紙增添包裝、工藝用途,更找到可以吃的嶄新活路。

自然植物香 味蕾好滿足

過去傳統手工造紙,為求純潔、白淨,在製紙過程中,都要加入蘇打水等漂白劑,還會汙染水和環境。為配合行政院文建會「建國一○○年文創紀念商品」研發計畫,廣興紙寮開發出百種台灣新紙,堅持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後,用雙手抄出一張張手工紙,不僅散發自然植物香味與特有的純樸紙質,維持優質的美術用紙外,還能提供味蕾嘗食的滿足感。

口味百百種 高纖又開胃

在新開發的一百種「新台灣紙」中,每一種都具備「可以吃」的特色,包括茶葉紙、調味紙。目前,廣興紙寮已開發的手工「新台灣紙」,有木耳、艾草、油菜花、燕麥、九層塔、胡蘿蔔、秋葵、韭菜、刺蔥、薑母、過貓、芋頭、台灣百合、月桃葉、甘蔗、香蕉、鳳梨、茭白筍、地瓜等口味,甚至連咖啡渣,都成為百種「新台灣紙」的原料,還有將秋葵、柳丁纖維煮漿,加入紅蘿蔔、辣椒提味,製成高纖美味的可吃紙。

可以吃的紙 餐飲新風格

為推廣「可以吃的紙」,廣興紙寮與曾負責國宴的埔里金都餐廳合作,結合在地藝文及特產,開發紙麵條、紙飯糰、火鍋湯底紙和乾煎肉紙等紙料理。

金都餐廳所推出的「美食之旅」,因為融入與眾不同的餐飲風格。,在旅遊界已形成一種新的旅遊主題,其餐飲的特色,不同於一般的山珍海味,而以特色農產品、地方美食等,來吸引遊人,成為美食家爭相造訪的據點。

DATA

1.地址:南投縣埔里鎮信義

路236號。

電話:(049)299-5096。

2.營業時間:10:00~14:30

,17:00~21:00

埔里紙新玩藝4

廣興紙寮 文化觀光盛地

南投縣埔里鎮不僅出產美女與美酒,連紙也是漂亮得水噹噹。埔里優良的水質,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產紙之地,所造出來的紙質,居全國之冠。

麗水天成 適合傳統造紙

埔里由於擁有純淨的水質,很適合手工造紙,日治時期(西元一九三五年),日人橫溝大藏,在埔里烏牛欄橋(今愛蘭橋)下搭建簡易工寮,試驗以中國傳統的造紙術生產竹紙(亦稱草紙,主要以竹桿、稻草為原料製造,是一種品質粗糙的普通紙,如祭祀用的金紙)。

後來,工寮改建成木造的「埔里製紙所」,為台灣第一座手工紙廠,隨後又有岩岸、三宅和內藤、大津山等日人前來開拓經營,從而奠定「埔里紙」的基礎,也讓埔里成為台灣製造高級手工紙的重鎮。

供不應求 歷經全盛輝煌

日本人打穩埔里手工造紙的基礎後,直到台灣光復,經濟日漸發達,國內用紙的需求量大增,因此,埔里的造紙產業開始快速發展。至一九七一年左右,台灣、日本、韓國開始經濟復甦,於是,埔里造紙業除供應台灣內銷用紙外,也開始外銷到日本、韓國,且供不應求。

在最興盛時期,埔里的造紙廠增加達五十間左右,讓埔里成為日本及東南亞手工書畫紙最大的供應地,且為埔里紙業在國際間樹立相當的地位,這段輝煌期間,可謂是埔里造紙業的全盛時期。

手工造紙 感受文化傳承

現在到埔里,如果想體驗古人蔡倫造紙的過程,廣興紙寮可讓遊客一償宿願,這兒不僅可觀賞手工紙的製作過程,亦可讓遊客親自動手造紙,感受先賢傳承下來的偉大文化。

廣興紙寮提供完整的手工造紙流程,供來自各地的遊客免費參觀,並提供專業導覽解說服務,以及生產各種紙文化產品等,不但讓遊客明白如何將纖維漿料經蒸煮、漂洗、打漿、抄紙、壓水、烘乾等過程,製造出珍貴的手工紙,特別安排紙藝教室,讓遊客親身參與DIY造紙的樂趣,現已成為台灣地區知名的產業觀光景點,也是許多幼稚園、學校戶外教學的最佳場所。

紙的誕生 出自師傅手工

走進廣興紙寮廠區內,讓遊客最感興趣的,就是觀看師傅們熟練的抄紙、壓榨紙豆腐、烘紙等手工造紙的過程。以手工抄紙為例,看師傅雙手輕鬆擺盪竹篩,一張紙就此「誕生」。

而在一旁的烘紙區,歐巴桑師傅將濕紙揚起,平舖在騰騰蒸氣撲面的台子上,再以毛刷子俐落刷幾下,讓它與蒸氣台服貼,不到兩分鐘的時間,一張紙就烘乾完成,且光滑平整。

古印刷術 結合休閒旅遊

在廣興紙寮,除可親自動手造紙外,還可體驗古老印刷術,暫且當個藝術創作家,可以自己DIY做的「紙成品」拓印、板印或水墨畫,再製作成紙扇。很多人沒想到,薄薄的一張手工紙,其製造過程背後有著多人的心力與汗水,當在了解它的「誕生」過程後,或許下次在使用紙張時,一定會更加珍惜它。

擁有獨特產業歷史文化的廣興紙寮,是全台首例轉型成紙文化教室,以「產業文化化、觀光化、社造化」策略,結合休閒旅遊、教育體驗等服務,開放讓遊客參觀體驗,成功踏出產業觀光轉型,成為國際級的觀光產業,每年吸引三十多萬人到訪體驗紙文化特色,實為今日台灣觀光工廠的先驅之一。

筍殼檳榔 製成特有紙品

為實踐「要做,就做從自己的土地,所種植出來的紙」,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煥彰,在紙寮附近闢設台灣原生植物區,除栽種茭白筍、檳榔等作物,以提供研發更多非進口紙漿的台灣特有紙文化。

一九九六年,成功地利用茭白筍的筍殼及檳榔樹幹,研發出「惜福宣」與「逢春宣」手工新紙,成為埔里最具特色的手工紙,這種以農產品的廢棄物再利用,研製而成的惜福宣,不僅為台灣的造紙文化開創新的一頁,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與經營樹立新的範例。

DATA

1.地址:南投縣埔里鎮鐵山里鐵山路310號。

電話:(049)291-3037。

網址:www.taiwanpaper.com.tw

2.營業時間:全年無休(除農曆12月28日至 除夕夜歲休),每日上午8:30 ~下午17:00。

※參觀前請事先預約,以便安排解說員全程解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