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畫家袁金塔與南韓畫家金秀吉,這兩位在不同國家、接受不同文化涵養的創作者,居然不約而同的在作品中使用陶文、甲骨文、金文、銘文等中國上古時期的文字符號,再次驗證「藝術無國界」這句話。袁金塔與金秀吉一同在韓國首爾Al Gallery與釜山Montmartre Gallery展出,釜山展出時間為十一至二十日,首爾則展至十日。
袁金塔善於用多媒材,重新詮釋文字符號。他以書為載體,在其上呈現文字符號圖像及文本的連結,因此在媒材選擇上,他會用陶瓷、紙、不鏽鋼板、現成物,將文字、符號、圖像,以書寫、雕刻、絹印等技法,重新設計書本。他使用的文字符號,來自古中國陶字、商周銅器銘文、秦漢竹木簡、篆書、隸字等。
金秀吉則會在潔白的紙上,鑄出凹凸文學符號圖形,這些文字圖形、符號,包括甲骨文、金文、銅器銘文、小篆、大篆等。其次是他善用水,他以大量的水作為媒劑,將墨與彩透過水而交乳、流動、積澱,讓墨彩自然乾,所以邊緣所形成的水紋,就顯得自然優美,再加強積墨法,讓墨與彩多層次堆疊,達到極為豐富的彩、墨層次感,因此,他的作品總是充滿神秘冥想的內蘊,予人靜謐典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