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造橋訊】五十八歲的苗栗縣造橋鄉力馬生活工坊老闆南賢天,是在苗栗落地生根的台東卑南族人,在傳統陶瓷工業沒落時,將原住民圖騰、客家文化結合陶瓷,推出繽紛的圖騰器皿,他說「取之部落,用之部落」,所以定期捐款、幫助原民孩童,愛心不打烊。
南賢天大學畢業後在日商公司服務,經媒妁之言認識苗栗客家人張秀娥,婚後兩人在苗栗經營陶瓷工業。
民國八十年,傳統產業外移,南賢天事業一落千丈,負債近兩千萬,四處擺攤賣陶藝品。八十五年,他到國外參觀,嗅到文化產業的發展契機,直到九十年到台東南島文化節擺攤,感受到大家對原住民文化的熱愛,他重新裝修五百坪的工廠,推展文創產業。
南賢天走入部落田野調查,蒐集阿美、卑南等十四族的圖騰,還有客家元素,和張秀娥一同創作,在杯子、杯墊等用具上印上圖騰,告訴大家原民的故事,近年漸漸做出名聲。
「原民產業成就我」,一南賢天三年前開始作公益,每年捐款資助原民孩童,甚至帶著部落孩童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加表演,他說,「部落孩子輸在起跑點」,所以創造機會讓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回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