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的張烈東導演,是「資歷」十多年的單親,獨力帶大兩個兒子,單爸的心路歷程,他毅然走過。
二○○八年起,在東吳大學社工系王行教授的召集下,他加入一個單爸互助團體,每周聚會一次,一整年的時間,這群單爸靠攏在一起,把積壓了好久、好多的心事吐個痛快。
因為故事太多,二○○九年時,他們把這些故事寫下來,集體編寫了《不單單是爸爸》一書,由「張老師出版社」出版,並榮獲九十九年度國立編譯館的編著獎。
張烈東導演覺得意猶未盡,二○一○年時,他把這群單親爸爸組成一個劇團,讓他們把自己的故事,寫成劇本、找道具、互換角色飾演對方,於是這個全台唯一的單爸劇團,開始巡迴公演,北至基隆南到台南,所到之處掌聲不斷,觀眾紛紛給予正面的鼓勵,並希望這群單爸能到各地演出,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單爸的內心世界。
張烈東導演說,相較於單親媽媽,男性往往因為「面子」問題,很難開口去講自己的「漏氣事」,所以單親爸爸很少開口向外求助,更何況公開自己的辛酸心事。但因為有團體力量的支持,這群單爸不但找到情緒的最佳出口,得到同病相憐的助力,更藉著到各地巡演,將更多單爸呼喚出來,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的傷痛也得到最好的療癒。
隨著舞台劇的熱演,張烈東心想,舞台劇雖能呈現故事的內容,卻表達不出單爸真實的生活樣貌及內心感受,作為影像工作者,他決定用攝影機來紀錄單爸的現實人生。
二○一○年六月起,張烈東開拍《單爸三部曲》紀錄片,他以直白的表達形式,呈現出男性在婚姻驟變、事業失敗等諸多惡劣情況下,辛苦帶著幼小子女一路走來的辛酸,及其奮鬥再生的過程。
《單爸人生三部曲》中紀錄的單爸有老闆、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廚師、計程車司機等等,不論是從事什麼職業,社會都要求他們要有堅強的形象;但是當他們事業失敗、受挫,婚姻也觸礁時,他們要忍受的煎熬與痛苦,並不比單親媽媽來得少;受制於男人強者的形象,讓他們不易向外求援,外界也較不容易察覺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單爸人生三部曲》的拍攝對張烈東及所有被拍攝的單爸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不過他們並不想以此訴諸悲情,而是希望透過影片的呈現,能夠解除社會大眾對他們的誤解;能夠真正了解與接納他們。張烈東紀錄這群單爸的蛻變,希望能為躲在暗處走不出來的單爸,開啟一條光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