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灣的愛樂者有耳福了,小提琴泰斗帕爾曼昨日抵台,將於二十六、二十七日在高雄至德堂與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音樂會。有關演奏曲目挑選,他認為莫札特最好的小提琴奏鳴曲,以及他個人偏愛、充滿戲劇張力的貝多芬第七號小提琴奏鳴曲,與聖桑最傑出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展現他乾淨俐落的琴音與無懈可擊的技巧。
除了小提琴演奏外,帕爾曼也身兼指揮,帕爾曼表示,第一次接觸到指揮是在十七年前,因為與太太執行音樂計畫,需要訓練弦樂團,自然而然開始接觸指揮。「其實我一直對指揮非常有興趣,而且也樂在其中。」帕爾曼指出,指揮、教學與演奏三者是密切相關,都是幫助他聆聽的能力變得更好。
「學習是必需要勤勉不懈,但練習是需要循序漸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只要努力做到自己最好的程度,就是個優秀的好學生了。」帕爾曼認為,現在學生因為心急的想學得更快,練得更急,通常也忘得愈快,他建議學音樂的學生「練習得再慢些」。
覺得自己並不是那麼學院派的帕爾曼,教導的學生來自各國,還有古典樂外領域頗有成就的小提琴家,如橫跨古典與流行樂界的小提琴家David Garrett。
帕爾曼表示「人不應該將自己設限,只做一件事」,他會鼓勵學生在別的領域發展。帕爾曼指出,現在的古典樂界變得非常競爭,選擇另一條道路,無論是對古典或流行都很好。
今年六十六歲、第三度來台的小提琴泰斗帕爾曼,四歲不幸罹患小兒麻痺,雙腿不良於行,從此只能在台上坐著演出。
金牌大風古典部副理陳昭儀指出,帕爾曼的音色渾厚,除了因他有雙肥大的雙手外,也是在於他運用音色,讓人覺得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