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今年剛自台北體院舞蹈學系榮退的台北民族舞團創辦人蔡麗華,看了故宮展出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結合了陸游〈烏夜啼〉,創作出借山水舞禪、尋求寬闊與詩情的〈忘機〉,描繪出看淡生死的平淡境界。蔡麗華的〈忘機〉將於十一月五、六日,在台北民族舞團的年度公演《百年香讚》中演出。
台北民族舞團十一月將推出《百年香讚》,由蔡麗華帶領編舞家胡民山、蕭君玲、王蕾茜攜手創作。蔡麗華五年前中風,但她認定「舞蹈是自己想做且非做不可的事」,所以她並不氣餒,除了持續編創舞作外,另外又給自己立了兩項任務,一是將養生運動融入舞蹈,二是整理編寫台灣舞蹈史。
「看到〈富春山居圖〉這幅畫,我覺得黃公望是因為曾經跌落谷底,所以才能看淡一切事物,這也是我想要借由〈忘機〉所傳達的理念。」蔡麗華強調,尤其在歷經一場大病康復後,更是體悟到「人沒有慾望就很自由」,她表示,只要對別人要求很少,就沒有束縛和狂喜,無風無雨才能看淡生死,過得自在。
另一支同樣由蔡麗華編創的〈菩提〉,描述心中夢土的境界,也就是無所求的境界,蔡麗華表示,〈菩提〉的音樂是由已逝的作曲家史擷詠編曲,音樂帶有輝燦的能量。
胡民山編創的〈觀自在〉,是以澄然無暇、雪白無垢的枯山水禪風意象,表達觀音自在的慈悲心懷;蕭君玲創作的〈香讚〉則顛覆傳統敦煌舞蹈的動作元素,同時也表達在SARS肆虐時的人心惶惶,並祈求災厄遠離。
《百年香讚》結束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後,十一月十二、十八日,將移至台中中山堂、高雄至德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