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正視電視與電玩的負面效應

 |2011.10.17
2348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一世紀的孩子究竟是幸還是不幸?他們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在器用層次獲得極大的刺激,卻在心靈層次逐漸萎縮。李家同教授做過多次調查都證明這個現象愈來愈嚴重。結果顯示我們孩子的休閒娛樂前二名,是電視與電動遊戲。所有的調查報告都指出過度沉迷,對孩子的身心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社會、學校、尤其是家長,都不能再輕忽這個問題。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助理教授陸玓玲發表其針對兩千多位台北與新竹地區國一升國二的學生長期追蹤研究,發現過去不會打人者,如果每周有三次連續看電視超過兩小時,相較於偶爾或不看電視的學生,經常看電視的學生打人風險會增加百分之四十二;若原本只是偶爾或不看電視的人,一旦變成常看電視,出現打人行為會比過去多出百分之四十五。

簡單的說,沉迷電視的孩子會增加暴力傾向。暴力電玩的影響較電視更嚴重,知名的《自然》期刊研究也指出暴力電玩可能增加兒童的暴力行為,聲光刺激甚至可能誘發癲癇發作。榮總精神科主治醫師周元華的研究也發現,暴力電玩的內容砍砍殺殺充滿刺激,當玩家在「戰場」全神貫注、殺紅眼之際,大腦負責認知、思考與情緒的前額葉血流明顯減少,顯示打暴力電玩時根本沒用大腦思考。在美國曾經發生過多起現實生活與網路的虛擬世界不分,把虛擬世界的遊戲手段用來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導致持槍掃射校園、同學被槍殺身亡的案件的發生。

事實上要讓孩子遠離電視與電動遊戲極不易,聲光加上血腥構成的刺激,已經變成精神上的毒品,吸毒上癮很難戒除,因此大家更應該關注這個問題。可是像馬英九以前讀書時家中根本不買電視,周美青在周一至周五不准兩個孩子看電視,自然不可能玩暴力電玩最為理想,現在也有這樣的家庭,但只有少數。

學校與家長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嗜好,例如下棋、聽音樂等。尤其是閱讀。讀書可以讓智慧穿進內心,折射出美麗光芒,小孩子的心靈正是剛開採的礦石,必須由匠人細密磨礪,才能綻放內在華光,璀璨閃耀。音樂可以讓喜悅進入內心,除了聽之外,讓孩子喜愛玩一種樂器,就能從內心產生美感,像星雲大師傳燈,靠的就是寫書與吟唱。

除了家長,真正的好老師不是課本教得好,而是讓學生領悟讀書的樂趣;課本教得好是買魚給學生,培養學生讀書興趣則是給學生釣竿,讓學生能在知識的水庫中垂釣智慧。

培養健康的運動習慣,讓孩子將精力消耗在操場、球場,而不是窩在沙發看電視或是坐在電腦前玩暴力遊戲。尤其是家長在假日時應該帶孩子出去走走,既可增進親子關係,又可以將孩子從電子化的精神毒品中帶離。這種精神毒品輕則荒廢學業、影響作息,重則為了線上遊戲的點數或寶物,引發偷竊、搶劫的違法行為,或是沈溺於遊戲使作息極度失序,這些不當情事都時有所聞,藉著又有令人憂慮的新研究調查出爐時,再一次的呼籲救救我們的孩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