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友最難熬的就是生理、心理重建階段,他們先要面對燒傷後復健的折磨,接著是接納自己、面對大眾,要能不在意他人眼光才算真正走出陰霾。陽光基金會知道多數的傷友復健後心裡都還留有陰影,因此先後舉辦了「看見美麗的心,尊重不同的臉」夏令營活動及在國際美容展上秀出屬於顏損者的彩妝示範,而在基金會工作的人員、傷友親屬都對傷友有新的認識。
夏令營的活動單元,包括「倡導臉部平權的觀念」與生命教育、人際互動,主要傳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學會欣賞自己與別人的優點,孩子認識各種顏面損傷的類別,體驗傷友的不便;陽光姊姊鄭蕙蓮在活動中體會很多,她在十八歲時因拒絕同學追求,而遭潑酸毀容,右眼失明,右臉留有明顯疤痕,她常用自己的故事作分享。
在秋冬國際美容展上,陽光在現場攤位提供免費修飾化妝的諮詢服務,示範燒傷及顏損者的彩妝技巧及髮型設計,一位傷友指出:「以前連夏天都穿高領,不准任何人提起脖子上的疤,直到支持傷友彩妝的藝人藍心湄鼓勵我,老天一定是想透過這道印記告訴我一些事,經過不斷調整,我才慢慢走出來。」當脫下面罩就無法照鏡子的傷友首度盛裝走上舞台,下巴被切除的口腔癌友敢帶著微笑走向人群,他們才真正的「脫胎換骨」。
而在基金會重建中心服替代役的役男,勤務之一是照顧一位燒傷面積達百分之五十的五歲孩童,他描述:「剛開始復健很不順利,弟弟一下這裡不舒服,一下要吹電風扇,或者溜不見人影,要他練習用湯匙吃飯,嘴巴要張開才能運動到臉頰的肌肉,他卻耍賴要人餵;因為復健時常有劇痛,弟弟就把器材藏起來,謊稱不見了或忘記帶,我們知道要幼小的他承受連成人都熬不過的酷刑很不容易,但也明白不能因為心軟就耽誤他的復健。」
不管復健幾次,弟弟每次都會大聲的哭出來,但當弟弟緊緊抱住指導員、安靜的將頭靠在他肩膀時,他深深體會到,只有關心、信賴才能發展有效的互動,而為小朋友(傷友)付出,間接的也會帶給自己成長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