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年收入超過百萬、出門開進口轎車、一身名牌西裝、擔任公司老闆的龍學有,曾經擁有許多白領上班族稱羨不已的物質生活,但這一切卻沒有為他帶來滿足感,反而一步步走入憂鬱深淵,覺得生命了無樂趣,直到他「放下」所有、開始投身公益團體當義工,才讓他重新「活出」自己!
「當時的我,賺的錢愈多,心靈卻感到愈空虛。」談起那段讓自己陷入憂鬱日子,年逾不惑的龍學有說,那時正好是事業經營最顛峰之際,公司案子一個接一個,看似前景無限,卻也讓當老闆的他掉入巨大的壓力漩渦中,由於負責科技工程,任何環節都不能出錯,否則將牽一髮動全身,做事要求完美的他為如期完成工程,常加班到三更半夜回家,隔天又早出門,即使人躺在床上睡覺,腦袋也想公司的事。
長期的工作壓力讓他逐漸吃不消,發現自己會開始容易疲倦,經常陷入突如其來的恐慌中,擔心這、擔心那,滿懷負面想法,並開始害怕天亮,因為天一亮就又要出門工作。他感覺自己就好像滾輪上的老鼠,一直停不下來,只能一輩子庸庸碌碌,度過「失衡人生」。
起初,他以為是自己太疲累才會這樣,但隨著身心失調加劇,他決定求助醫生,診斷後確認自己患有中重度憂鬱症。當時的他,看著愈來愈不像自己的「自己」,內心既無助又孤單,當下他做了重大抉擇,決定結束蒸蒸日上的公司,到國外「放逐」兩年,重新思考生命意義。
「我花了五年時間,才真正走出憂鬱。」龍學有說,回國後,他加入公益組織,接受團體治療,從一次次心靈對談中,慢慢打開封閉心房,學習如何「放鬆」與「放下」,並開始幫助其他病友。
「身為男性,更要懂得為情緒找出口。」他以過來人的身分有感而發地說,受到傳統價值觀影響,很多男性總認為一定要在事業上打拚出一片天,才符合「成功」定義;也因此背負龐大壓力,往往身陷憂鬱而不自覺,所以適度放鬆情緒,是避免鬱卒找上自己的第一步。
而褪去了「老闆」光環,現在的龍學有多了「義工」頭銜,雖然收入不及過去的十分之一,但快樂卻多上幾十倍。他面露微笑表示,走出憂鬱後,他發覺人生更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