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攝/施圓荷。影音/楊旻芳。
【記者楊旻芳/雙溪報導】新北市的雙溪退休刑警張學良,退休後全心投入祖傳百年水梯田耕作,成立「深耕園友善農業生態園區」,堅持不使用農藥,採用友善和有機方式種植,與推動社區改造的「注腳雙溪」工作站合作,販售無毒蔬果,推廣生態和文化導覽,參訪的遊客可以親嘗雙溪手路菜等行程,一次滿足視、聽、嗅、觸和味覺的享受。
張學良退休前在基隆市刑警大隊擔任偵查員。他表示,是因為熱愛這片土地,捨不得長輩所留下的農地荒廢,還在警界服務時就利用休假日復育土地,退休後全心投入,讓原本因農藥而不見蹤影的生物,在他的用心種植照顧將近20年,終於看到消失已久的泥鰍、田螺、鱔魚、蛤蠣、昆蟲全部都回來了,環境也變好了。
沒有噴農藥,蟲將葉面吃得一個洞一個洞。圖/施圓荷。
不用農藥 使用避忌方法減少蟲害
張學良說,不用農藥種蔬菜就必須使用「忌避」種法,減少蟲害。他解釋,「忌避」就是在食用蔬菜的旁邊種植菜蟲不喜歡的菜,像是香菜、韭菜、蒜苗有特殊的味道的植物,讓菜蟲不喜歡靠近,但是不過防蟲效果還是有限,無法完全沒有蟲害。
張學良的梯田菜園,將多種蔬菜混種在一起。 圖/施圓荷。
安心農產 面臨人力銷售通路困境
張學良表示,因為友善種植不噴灑農藥,無法完全杜絕蟲害,因此產量較少,品質也較不穩定,投資幾乎無法回收。他說,大家都知道使用農藥的菜長得漂亮又便宜,沒有噴農藥菜比較醜,大家還是喜歡賣噴過農藥的菜,友善農法的蔬菜賣不出去,銷售是一個大問題。目前有「注腳雙溪」在協助推廣,希望未來也會慢慢變得更好。
張學良有機蔬菜除了親朋好友訂購,為了增加銷售通路,他與在雙溪推動家鄉文化及社區再造的「注腳雙溪」合作。「注腳雙溪」協助當地小農與店家的異業合作,推出各式手路菜。其中,產地直送新鮮美味的蔬菜就是由張學良深耕園友善農業生態園區的產品。
空拍張學良的水梯田。 圖/施圓荷。
什麼是水梯田?
水梯田,將山坡地開闢成平台階梯蓄水種植農作物,可以延緩降雨洪峰到達時間並減少地表逕流的形成,進而防止土壤流失。繞流的灌溉水路與蓄水塘,也增加了地表蓄水的總面積與總時間;雨水也緩緩地在泥土渠道與田畦底部滲漏到地下,形成鄰近區域的回歸水或更深層的地下水,有助於水資源利用與水患的防災。
更多資訊可至→
注腳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