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一九八四年,佛光山依清法師到新竹無量壽
圖書館(新竹法寶寺前身)服務,木工師傅吳永和經由他的徒弟蕭文周的引介,前來報名消災法會。從那一年起,吳家一個接一個親近佛光山,綿延到第三代,家族普受佛光加被,每一個人都說生活得很充實愉快呢!
吳永和的兒子即是吳清田,現任新竹第三分會督導,吳清田的同修鄭貴月則出任副會長,長女吳怡貞是秘書,次女吳怡靜則是青年團副團長。吳清田說,進入佛光山之前,雖自認是佛教徒,但只有「拿香對拜」,直到參加法寶寺的法會時,才發現正式的佛教法會有種種唱誦行儀,莊嚴又殊勝,心中生出無上歡喜。當時,法寶寺的法師有好幾位都是「永」字輩的,每一位都非常慈悲溫暖,讓他印象深刻。
吳清田未皈依之前,每次接送父親去法會,永開法師見到他總是很親切地說:「吳居士,你又回來了!」當時他有點納悶,心想這裡又不是我家,為什麼說「回來」?後來他終於明白佛門原是眾生心靈的依歸,每次到了寺裡真有回家之感,於是很歡喜地皈依了。接著,吳清田的太太、女兒、妹妹、妹婿及外甥女,在法師的帶領下,一個接著一個,皈依、受戒、吃素,佛光會成立後,又加入佛光會奉獻。妹婿莊錦榮還擔任新竹第三分會會長,外甥女莊雅惠則是青年團督導。
吳家三代都是佛光人,近二十年來,家族一起行「三好」,護持佛光山弘法理念。吳清田說,感謝佛菩薩庇佑,孩子們都很乖巧,求學過程也很順利。兩個女兒讀大學時,都加入佛學社,把佛光山的宗風理念帶進大學;長女怡貞也在佛學社裡結識女婿王永量,吳清田很期待他們早生貴子,這樣吳家就有四代佛光人了。
吳清田感念佛法無邊、因緣不可思議。一九八九年時,他正逢人生低潮期,家中的存款僅存最後一筆。那年佛光山舉行行腳托缽,很多出家師父行腳至新竹香山。他覺得機緣殊勝難逢,縱使自己阮囊羞澀,還是歡喜地發心供養了三十桌素齋。
很奧妙地,在那次的供養之後,他的心情不再頹喪,而事業也漸漸起色,慢慢走出難關,愈來愈順利,太太的工作也很如意。兩個孩子一直很聽話,不必操心,家中大小平平安安,和樂融融。
吳清田很感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創辦了佛光山教團,讓他們一家在此世有如此美好的因緣親近佛教,感恩幾位「永」字輩法師的慈悲帶領,讓全家在學佛的路途上能如此平順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