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蛙召集令幫青蛙過馬路

阮愛惠 |2011.09.24
79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阮愛惠報導】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是一個有山有水的生態區,那裡有一種珍稀的蛙種──梭德氏赤蛙。背部有八字形斑紋的梭德氏赤蛙,是台灣赤蛙家族的成員之一,屬於秋天繁殖的青蛙。平時棲息在山林裡,但每年十月會集體遷移到河流中進行繁殖。

據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表示,梭德氏赤蛙的繁殖期屬於「猛暴型發生」,也就是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出現大量青蛙集體遷徙,彷彿在趕赴一場「集團婚禮」。

梭德氏赤蛙在趕赴溪邊的路程中,必須橫越人車頻繁的大馬路,於是每年十月,大山背的馬路上就會出現很多被輾斃的梭德氏赤蛙。因此,自二○○九年起,荒野保護協會發出「護蛙召集令」,召募義工們每晚排班到大山背「幫青蛙過馬路」!

護蛙活動背後曝露的問題,是文明和自然的衝突。荒野新竹分會秘書陳明珍指出,因為山林被開發,溪流被整治水泥化,使梭德氏赤蛙的生存面臨艱困考驗。以她的經驗而言,去年還在某一路段見到的一個小水池,今年已經水泥化了,可見青蛙的棲地逐年逐月在遞減之中。

陳明珍表示,梭德氏赤蛙即使冒死橫過大馬路,有時還不能到達溪邊,因為牠們還要跳過九十公分高的連續性護欄;通過兩關後,再面對五、六公尺深,幾乎垂直的水泥護坡,難度更高。

總算來到溪邊草叢了,這時還可能有天敵──蛇的伺候,能順利到達溪邊交配產卵的,可能不到一半的數量。因此新竹荒野抱著「救一隻是一隻」的心態,日前發出了「護蛙行動」線上報名的呼籲,徵求六歲以上的大小義工,在整個十月分裡,每晚五點到九點,到橫山鄉大山背小瀑布前的涼亭集合,一起幫梭德氏赤蛙找出一條「生」路。

荒野協會並指出,義工人數不是愈多愈好,每日的護蛙人數,上限是二十五人(不含小孩),因為人數若超過環境的負荷,反而可能會影響青蛙繁殖。而在工作分配上,義工除了護送青蛙到溪流以順利繁殖下一代外,還要負起勸導路過汽車減速的責任。有幾位義工會在青蛙路徑的前端先攔下過路的行車,向駕駛人宣導減速,看到青蛙的時候讓一下,不要壓到牠們。

另一組人則是青蛙的「導護人員」,他們拿著觀察箱、網子和手電筒在路上巡邏,搜尋梭德氏赤蛙的蹤跡。每當看見正在努力過馬路的青蛙,就趕快小心翼翼地把牠套住,放進特製容器中,讓牠乘坐「直昇機」直接到義工到分配好的區域,因為每區環境有些不同,同時領隊還會細心提醒義工們:「小心蛇出沒」。

新竹荒野的蛙調小組成員施芬如說,很多小朋友平時可能莽莽撞撞的,到了現場,卻能在義工的教導下,細心呵護青蛙,一改平常的暴衝形象。

因此,活動另一個顯著的效益便是讓小朋友超越課堂上的學習,藉由實際的體驗,明白動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