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腎臟內科研究團隊發現,台灣年輕人飲食西化,正餐常以漢堡、薯條和可樂果腹,閒暇之餘,餅乾、洋芋片更不離手,每天吃下肚的磷含量容易超標,不僅易罹患腎臟病,還會造成身體細胞早衰、器官老化、骨質疏鬆,甚至血管鈣化病變,提高動脈硬化風險。
一般人一天建議的磷攝取量,約九百至一千二百毫克,但市售一罐三百四十毫升裝的可樂,磷含量就有六十毫克,如果再搭配三明治、漢堡和薯條,一餐就可能超過標準。
萬芳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鄭仲益指出,許多加工食品如起司、泡麵或飲料內都含有一般民眾不知道、身體卻可能百分百吸收的磷,尤其腎臟是體內調控磷離子平衡的主要器官,要是攝取過多含磷食物,會造成腎臟無法負荷而衰竭,若是原本就有腎臟疾病的民眾,嚴重的話可能致死。
國內外新近研究也發現,高磷飲食會讓人愈吃愈老,因為在高血磷刺激下,即使是一般健康人,細胞會早衰,造成器官老化,不但外觀上皮膚萎縮、長皺紋,甚至骨質疏鬆、血管鈣化病變、心律不整、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死亡率。
高磷食物有哪些?絕大部分加工飲料都是危險族群,尤其深色飲料又高過淺色,另外,罐頭、蘇打餅乾、洋芋片,海鮮類的魷魚、章魚和魚乾,高蛋白的肉類和黃豆製品都是高磷食物。
鄭仲益提醒,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飲食,基本上以米飯為主食、搭配三菜一湯,少吃零食、少喝加工飲料,磷自然不過量;腎臟病患如有需要也可經醫師指示,隨餐服用磷結合劑來減緩腸胃道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