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一部隨筆文學,寫作風格與如今的部落格文章頗相似,全書共計三百多段,包括日記、感想與雜記三大類,書中處處充滿著的細膩典雅的審美觀,與一千年前宮廷貴族的生活型態相互映襯,具特有的恬靜氛圍和生活閑趣,領人進入不同的境地。適合放在枕邊、案頭等隨手可及之處,閒暇之餘細細品讀,對尋常日子有重新的體認與期待,堪稱宜古宜今的生活美學指南。
作者清少納言在當時皇宮擔任女官,隨侍地位僅次於皇后身邊的中宮職,父祖及兄長都深具文學素養,家學淵源加上率真性格與女性特有的敏銳纖細,將昔日貴族幽閉卻精緻的日子在字裡行間生動的流露,和清乾隆間,同樣記敘日常意趣的沈三白《浮生六記》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清少納言來說,任何事物都是「有意思」的事情:五月節的菖蒲、開著紫花的梧桐、祭祀後歸還的行列、穿著鮮豔衣服走在雪中的年輕人、月明之夜的訪客、宮中夜半「主上」的呼喚聲,甚至內殿的點名,都在她興味盎然的觀察下,變得重要而溫暖。
這一本作者心情與生活觀察的散文體筆記,雖是清少納言興之所至、信手寫就,然其觀察之敏銳與刻畫之入微,在在顯示她的斐然文采與文學價值。因此《枕草子》一書被拿來與百萬言巨著的《源式物語》相提並論,並在日本文學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清少納言同時也和《源式物語》的紫式部、《和泉式部物語》的和泉式部,並稱日本平安時代三大才女。
將一千年前日本宮廷生活點滴與萬物紋理,透過她的眼睛與書寫而流傳下來,《枕草子》書中觀點並且深深的影響後代的日本美學,是清少納言最大的成就。
一本千年前的書,用現代人的觀點看來,卻仍然雋永無比、引人入勝。只需要有顆沉靜的心,便可以在相隔久遠的扉頁裡,感受到一股幽微而華麗的世界;而追求生活的美學,則需要更從容、更緩慢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