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上班打電腦、學生上網打遊戲,千萬別太過投入,咬牙切齒而不自知,因為發生「落下頜」的機率不小,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張幸初每年都要看三、四十個類似病例,嚴重者甚至連嘴巴都張不開,僅容兩指空間,吃東西出問題,還得靠復建師伸手口腔按摩「撐」開下巴,治療耗時約半年到一年。
若張口閉口時會發出喀喀的聲響、咀嚼時兩頰隱隱作疼,甚至兩側臼齒無來由的疼痛,這些都是典型的顳顎關節症候群,應趕快就醫。
張幸初指出,工時長、壓力大,上班族是最容易發生顳顎關節問題的一群,整天盯著電腦,上半身肌肉過度緊繃,延伸到下巴和嘴部,不自覺的咬牙切齒、緊閉牙關,拖過半年以上,容易發生進食困難、嘴巴無法完全張合的「落下頜」嚴重症狀。女性又多過男性,臨床患病比例約四比一。
十分為滿分的疼痛量表中,顳顎關節症候群約是六至七分,卻極容易被忽略,吃止疼藥無效、睡覺咬咬合板也沒用,許多患者就醫時,甚至冤枉被拔掉幾顆臼齒。
張幸初表示,這類嚴重患者的咬合力量,約比一般人少百分之三十至四十,能吃軟不能吃硬,咬花生米都困難,往往靠豆腐加稀飯熬過每一餐,治療痊癒前,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消瘦一大圈,之後也得戒除嚼口香糖和咬手指甲習慣,避免大笑或哈欠等極端的動作。
藉由放鬆肌肉和低能量雷射治療,約三到六個月後,都能有效改善疼痛,恢復正常咬合;只有約百分之二的嚴重患者,需每周回診一至二次,由復建師協助進行口腔按摩,甚至手術開刀,調整肌肉及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