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從癮君子變成反菸鬥士,終身義工孫越昨天在第五屆兩岸四地菸害防治交流研討會中,獲頒「菸害防治特別貢獻獎」,並發表演說,他透露因三十七年、每天兩包的「菸史」,慢性阻塞性肺病纏身,今年上半年就住院三次,每次住十多天,藉此呼籲大家及早遠離菸害。
高齡八十一歲的孫越,因健康問題已難得公開演講,但昨天為了菸害防治,站上講台細數「 往事如煙」。他說,十六歲時拿到當兵的第一個月薪水,就是去買菸,此後,每天得抽兩包,整整抽了三十七年。即使從小氣喘,但氣喘發作過後,他還是照抽,根本戒不掉。常常一早起床睜開眼看著天花板,就告訴自己「今天要戒菸」,但下床後第一件事,還是抽菸。
直到一九八四年,他在高雄拍電影時,突然想到抽菸會影響到他人的健康,才下定決心真的戒菸了。後來他主動拜訪董氏基金會創辦人嚴道,以親身經驗建議,要勸人戒菸很難,不如從不吸菸的人口下手,董氏也因此喊出「人人有權拒吸二手菸」的口號,從此他擔任基金會義工至今二十八年,站在拒菸的第一線。
但孫越也說,沒想到戒菸後,抽菸的後遺症─慢性阻塞性肺炎仍跟著自己一輩子;即使四年前他動了肺腺癌手術,如今天天運動,但肺部功能已嚴重受損,只要一點小感染,氣喘就發作。有時講話講久一點,會喘不過來,因此推辭掉不少公開演講行程。
昨天除了孫越獲獎,對菸害防治有貢獻的義工陳淑麗,也同時獲頒「菸害防治特別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