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財童子拜別墮羅底城的大天神後,隨即前往摩竭提國菩提場參訪安住地神。
《華嚴經疏注》釋「安住地神」之「安住」為「入」;「地」為萬法所依,法界無量;因此「安住地神」有「入於萬法,入無量法界」之意。
菩提場的安住地神,因一念智,遍乎法界;因一念智,能生萬法;因一念智,為入地之因,因此成就了「不可壞智慧藏解脫門」,證法界無量回向。
因此,當善財童子來到菩提場,即刻有百萬地神湧現,所有地神剎時遍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隨後安住地神更為善財童子自然湧現一切瑞相,及諸寶藏,並隨善財童子自在受用。
《文殊指南圖讚》有讚曰:
行到閻浮摩竭陀,
地神百萬列星羅;
口談佛記心持盡,
足按僧祇寶涌多。
得此法門常出入,
便觀塵劫不 訛;
等將法界同回向,
普放光明見也摩。
〈慈容三十一現〉版畫與善財童子參訪安住地神無關,版畫主題延續前述「童子拜觀音」之題材,以海潮為背景,觀音菩薩以站姿立於海潮中,海潮左下角有一童子,雙手合十朝禮觀音。
偈語作者是元代妙源禪師(一二○七-一二八一),浙江紹興象山陳氏,擅詩,禮徑山虛堂愚禪師。
禪宗師徒契機的典故中,一日,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初謁南泉禪師。
南泉問:「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
從諗言:「有主沙彌!」
南泉問:「哪個是你的主呢?」
從諗前進躬身言:「仲冬嚴寒,惟和尚尊候萬福!」
爾後南泉認可從諗為入室弟子。
妙源禪師依此公案作偈:
試問如何是主人,
進前叉手敘寒溫;
但如北極辰星拱,
不見黃河徹底渾。
偈語首句描述師徒間是否契機,機問中由於趙州已明其心,已見真性,所以才俏皮地說了「仲冬嚴寒,和尚萬福」的問候。
妙源禪師在公案中看到了師徒二人的真性情,所以他以「北極星」和「黃河」為隱喻,說出了迷與悟之間的清濁、明冥。
我們很難明白「禪」在迷、悟、清、濁間淬煉的掙扎,不過這讓人想起佛傳中的一段描述:
佛陀在正覺之前,於深山幽閑之處,拾起草鋪地,正心閉目,然後告訴自己,必發堅定正覺的願力,就算肌骨枯腐,也終不起此座。
這是一段多麼美的靈性邂逅,在正覺的願力中,一切時空就此凝結,悄然無聲。
然後,就在明星高掛處,佛,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