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電影《賽德克‧巴萊》未演先轟動。而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地「能高越嶺道」,是霧社事件中當地原住民與日本人發生爭戰的所在。目前古道中仍留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來的山地警備道路,均通過原住民的部落,擁有豐富的原住民人文史蹟背景,是值得探訪的步道。
研究原住民文化已四十年的社會科學名譽博士楊南郡及其夫人徐如林,昨日舉辦《能高越嶺道—穿越古道之旅》新書發表,《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前往助陣,三人分別從霧社事件的史實與故事張力展開對談。
八十一歲的楊南郡指出,能高越嶺古道屬於「合歡—能高越嶺國家步道系統」中的一段,為早期賽德克族等原住民打獵及東、西來往的重要通道,亦為日人警備道中最寬闊、平穩的一條。當年慘烈的霧社事件,起點便是能高越嶺道的起點,至今,賽德克族的抗日史蹟還存留於步道上的設施與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