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寧鐵路是上海市通往江蘇省省會南京的鐵路,自二○○七年起併入京滬線並改稱「京滬鐵路滬寧段」。滬寧鐵路是中國大路目前最繁忙的鐵路幹線之一,已經設計建成時速達三五○公里的滬寧高速鐵路。上海至南京全程時間縮短到二小時內。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馬關條約》簽訂後的第九十四天,光緒帝發出一道諭旨,宣稱「當此創巨痛深之日,正我群臣臥薪嚐膽之時」,並提出救亡圖存的六項「力行實政」,修鐵路被列為首項。兩江總督張之洞等人建議清政府修建吳淞至江寧的鐵路,並從蘇州接一條支路到杭州。
一八九八年,英國政府以最惠國待遇為由,向清政府索辦滬寧鐵路,但處於弱勢的清政府只能同意商辦。鐵路總公司督辦盛宣懷與英商怡和洋行簽訂〈滬寧鐵路借款草合同〉,一九○三年正式簽訂借款合同,先後共借款二百九十萬英鎊。
一九○五年滬寧鐵路分開成上海—蘇州、蘇州—常州、常州—鎮江、鎮江—南京四段同時開工建造。
三年後,滬寧鐵路於一九○八年(光緒三十四年)四月一日全線通車,一九○八年四月三日的《申報》也報導了「滬寧鐵路開車典禮」:「滬寧鐵路告竣,定於三月初一開車。中西官紳到者甚多,頗極一時之感。」當時上海到南京的火車需要十個小時。
滬寧鐵路通車的同時,也設立了「滬寧鐵路管理局」,亦即「上海鐵路局」的前身,該局名義上派華人主持局務,但管理實權仍在英國人手中。
滬寧鐵路的經營管理權,直到一九二九年後,才由國民政府鐵道部逐步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