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顆顆冬瓜原是送進廚房裡的美食,在沈淑鑾巧手雕琢下,搖身一變都成了供佛的藝術品。
在佛光山台北道場擔任供菜組義工的沈淑鑾,從沒學過雕刻,會用冬瓜來創作,只是想提升傳統的供菜成為藝術品,令人賞心悅目。當時,她苦思如何有創意?剛好看見家中擺著一條大冬瓜,靈機一動便嘗試雕刻。她先是用星雲大師的法語「生耕致富」、「同登法界」等,後來愈雕愈有興趣,現在連菩薩像都難不倒了。
沈淑鑾說,雕刻冬瓜不是一次就完成,有時冬瓜挖空後才發現裡頭爛了,只好再換一顆,也有過一天跑好多趟市場。農曆七月做供菜的次數最多,可是夏天的冬瓜水分較多,也較難刻。如果供佛時間長時,瓜底要放些水,才能保濕。沈淑鑾感謝道場法師及師兄師姐們的集體創作,才能完成一次又一次供養。
文/記者杜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