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龍潭訊】住在桃園龍潭鄉三和村的竹編達人劉雲全,退休後鑽研竹編編字,利用原色、紅色竹篾穿插交錯,在竹編毛籣上編出各種國字,十年來依照村內左鄰右舍或朋友的姓氏編字,編好後贈送做紀念,目前編超過兩千個字的他自嘲,早已編完一部百家姓。
劉雲全今年八十歲,小時候跟著父親學習竹編製品,竹籠、竹簍、竹編包等日常用品都難不倒劉雲全。
他退休後,偶然看到有人在竹編毛籣上編出一個「卍」字,當下覺得很好玩就跟著學,後來自己又想出「喜」、「福」、「壽」等字的編法,愈編愈有興趣,不知不覺地,他的竹編字作品已超過兩千個。
竹編字看似程序繁複,但要用到幾根竹篾?該從第幾根穿過去?如何編出字的美感?劉雲全從來沒有一定的套路,只見他左手握著一排原色竹篾,右手捏著一根紅色竹篾靈活穿梭其中,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編好一個字。
劉雲全透露,方方正正的字最好編,筆畫中有弧度的字就得靠自己發揮創意,思索該如何用直角交織的竹編方式呈現。「像是『人』這個字寫起來簡單,但用竹編卻不容易。」劉雲全說,人字兩劃都有弧度,編出來後細看兩撇會很明顯參差不齊,反而比較像是電腦點陣圖解析放大後的作品,有耐心的劉雲全強調,要一面編一面修,才能編出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