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二十六現】 婆須蜜多女

林孟蓉 |2011.08.01
5295觀看次
字級

善財童子告別師子頻申比丘尼後,便啟程前往南方險難國,拜謁寶莊嚴城中婆須蜜多女。

據經文記載,婆須蜜多女久劫前曾為王都城長者妻,名善慧,時遇高行佛出世。善慧因見佛神力,心生覺悟,遂與其夫至佛所,以一寶錢供養,並由高行佛之侍者文殊師利童子為其說法。

善慧女聞法後,遂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成就「菩薩離貪欲際解脫門」。此殊勝法門,能離諸欲,因此,無論天、人、非人,凡所有眾生至婆須蜜多處,或見形,或聞聲,皆能離諸五欲,無所染著,入菩薩一切智地,現前無礙。

此處版畫、偈語和善財童子參訪婆須蜜多女無直接關係,版畫內容主要以偈語中「鰲頭擎出」為要,因此,版畫中的觀音呈現立姿,雙腳立於鰲背上,一手執淨瓶楊柳,一手執索,是典型民間觀音信仰中「鰲頭觀音」的造型。

「鰲頭觀音」起於漢地,相傳南海有一隻千年鰲魚,力大無窮,經常在海邊吃人,後來由觀音大士化作漁人慈悲點化。被收服的千年鰲魚隨即發願,願隨漁人至南海修行,言畢,漁人躍上鰲魚背上,剎那化為觀音大士腳踏鰲魚之法相。因此民間遂有「鰲頭觀音」或「鰲魚觀音」的觀音寶相與信仰。

偈語收錄在《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嘉泰普燈錄》、《續傳燈錄》、《列祖提綱錄》、《宗鑑法林》等文典中。

作者為宋朝湖州道場寺明辯禪師,年十九受具戒,最後在龍門、佛眼禪師處得法。《五燈會元》、《五燈嚴統》、《五燈全書》、《續燈正統》皆有傳。

明辯禪師居道場寺時,一日上堂,舉投子山大同禪師參趙州禪師的一段公案言:「趙州禪師問:『大死的人卻活著,如何?』」

對於得法的明辯禪師而言,他早已經參透趙州「大死之人卻活著」的禪意。

這種死生生死的悸動,是蒼玉秋水的頑石點頭,也是石破天驚的鰲魚出水。此刻,明辯禪師說了:「我疑千年蒼玉精,化為一片秋水骨;海神欲護護不得,鰲頭一旦忽擎出。」

如若是我,「大死之人卻活著」,如何?

也許是春前得雨,化做春泥!

也許是秋後無霜,六祖劈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