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阮愛惠報導】這年頭要尋找不用網路來社交聯誼的年輕人,還真不容易。竟然有人建議:「用臉書去找比較快!」用臉書去搜尋不玩臉書的人?網路社交的無遠弗屆及離奇吊詭,令「網外」的人難以想像。
到底什麼程度才被定位為「不玩網路」的人?一位七年級生提到,結婚發喜帖前,都先在臉書上發佈訊息,確認願意前來的親友,再寄送實體的喜帖這是在安親班擔任數學老師的郭建弘的做法。
堅持不受科技左右的年輕人並未滅絕,難道他喜歡遺世而獨立的生活嗎?倒也未必。只要他來得及看到訊息,聚會中倒也常看到他身影,和眾人說說笑笑並未顯出疏離的態勢。
也有一種人是社交網路的絕緣體,但卻不是永久性的。處在失戀狀態的A小姐說,每當她上臉書時,就會看到前男友的動態,那種「相見不如不見」的尷尬,往往讓她當下就關掉電腦,不上臉書,不接收訊息,也不洩露自己的心情,這段特定的時間裡,她是網路的絕緣體。
會成為疏離一族,先天通常就是不愛曝露、不喜展示及不想分享的個性,一位受訪者提到,男性比女性不愛用臉書,也較少在臉書上披露私人的事情。很多事情,男生都覺得「沒什麼可分享的」,也懶得放東西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