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指考和基測是國內兩個最重要的升學考試,每年牽涉到四十萬個家庭;但近年這兩項考試,屢生爭議,造成很大困擾,教育政策革新的美意大打折扣。
去年指考結束,寄出成績單時,大考中心竟然首次向社會與考生表示道歉,因為去年指考的物理與公民兩科超難,均標降低近二十分;今年指考的物理卻容易到讓考生歡呼「佛心來的」。兩相對照,考題難易度的鐘擺效應再度出現。
鐘擺效應是近年大學指考最為人詬病的問題,不但無助高中教學,也反應大考中心的命題品質有問題。大考中心也承認題庫不足,因此向高中老師徵求題目,以求充實題庫,讓命題有所參考,不致出現暴難或暴易的情形。
自今年四月開始徵題以來,才收到三百題,且不是都可以使用,成果不如預期。據大考中心規畫,希望三年內,各科題庫數量能增加三到六倍。但由目前的情況看,並不樂觀。
考題難易不穩定,直接影響考生成績。今年還有另一個影響分發落點預測的因素:答錯不倒扣,考生可以大膽猜答案。結果是預估今年各校系錄取可能提高三十分到四十分之鉅!去年降近廿分、今年提高三、四十分,這種打擺子的錄取分數,要考生在填志願時,如何做落點參據?
今年指考不倒扣的原因是,國內曾發生七分上大學的事,消息傳到國外,導致有的國外大學質疑台灣的大學教育水準,以致拒收我們的交換學生。教育部和大考中心「痛定思痛」,所以決定答錯不倒扣,好讓學生「勇於」猜答案,矇對分數。
這種「改善」低分進大學的邏輯與方式,簡直匪夷所思!避免低分進大學要思考的是,是否高中教學有問題,建立大學不良科系的退場機制,這才是應有的教育改革。教育部和大考中心卻祭出答錯不倒扣,試問,考生如果靠猜題進大學,就代表學習成績提高了嗎?這是靠玩數字遊戲提高錄取分數,這種改革不如不改。
在基測方面,也有很大的問題,主要是出在第一次舉辦的北北基聯測,由於沒有參考標準,各校的錄取門檻又訂太高,但實際錄取結果不是這麼回事,以致發生「高分低就」的憾事。群情大譁之下,不只憤怒的考生和家長灌爆市長郝龍斌的電子信箱,連國民黨市議員都要求進行施政報告,可見問題之嚴重。
但郝龍斌市長道歉之餘,仍表示明年繼續辦北北基聯測。以今年的考試結果及明年全國基測也只剩一次的變革來看,北北基考生將自絕於進入其它高中職的機會,這樣對考生是否有利,大有問題。新北市表面上說,和台北市同進退,但私下卻認為聯測是否續辦,有必要檢討。
自從教改十幾年來,國內考生、家長、學校就不斷面臨教育政策一再的重大變革,但沒有一次不造成極大困擾。家中有學齡子女的家庭,年年要去適應、了解新考制,其慌張、痛苦心情,可想而知。但擁有決策權的主管官員與專家們,可曾想過這個問題?教育革新是必要的,但不要因草率輕忽而革掉了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十一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