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品格 有品閱讀 《人間福報》帶給孩子正向能量

記者林淑妙報導 |2011.07.18
2606觀看次
字級

99學年度下學期人間福報「雙園讀報教育」教育研討會6月14日在新竹市光華國中舉行,參與貴賓有新竹市教育處處長蔣偉民、人間福報社副社長呂幼綸、光華國中校長張峰旗、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彭桂芳以及新竹縣市包括湖口高中、培英國中、東門國小等十七所學校二十六位老師等約八十人出席。
新竹市教育處處長蔣偉民提到:「現在看新聞心情都不好,每天都像雨果的《悲慘世界》,新聞不應該只有這些報導。」現在每個學校都有讀報教育,但是,應該要讀什麼報?」《人間福報》不但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國際視野,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有正面思考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對推廣讀報教育不遺餘力的光華國中,目前有26個班級響應「雙園讀報教育」,曾有學生家長於家長會後問校長張峰旗,「學校是否有訂閱《人間福報》?」校長說:「我的辦公室每天都有,我不但自己讀,也大力宣導閱讀。」
從事報業30多年的人間福報社副社長呂幼綸提到,根據最新調查指出,各大學傳播學系學生最愛的報紙是×果報,這樣的結果值得讓大家省思。人間福報雙園讀報教育經過許久的蘊釀才真正開始,並做過學生閱讀調查,學生反應皆很好,特別愛看〈奇人妙事版〉,因此正式啟動讀報教育的推行。
家長肯定孩子氣質好
東門國小郭心怡老師
「實施讀報的動機是要讓孩子遠離八卦,培養感同身受的情懷、知足感恩惜福與自省包容尊重他人的觀念。」為了避免家長的擔憂,郭心怡也會與同事一起收集資料、討論、改進設計讀報教案與學習單。郭心怡表示,由於平日利用零碎時間做讀報教育,加上將報導內容與課程相結合,這不僅不會與教學衝突,相反地,可以加深學生的品格教養,並培養自省能力。
尤其親子交流方面,孩子會在寒假時跟家長說可以買《人間福報》嗎?家長說讀報後孩子變得更有氣質,講話更有內涵,增加親子話題與良好互動。
班級經營上,一年的循循善誘後,班上較愛爭吵或偏激的孩子也轉化成正向思考與自省,所有老師都豎起大拇指讚許他們,這就是老師最大的欣慰。
善用舊報引導閱讀
光華國中張憶蘋老師
「我帶的是七年級,我們班上是每日一報,報紙使用最頻繁的是家政課,因為每一組同學都要擔任小小主播,這時過期的報紙就會被大大運用。」張憶蘋教學時會讓同學先從有興趣的新聞開始剪貼,書寫摘要,再張貼於讀報牆,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注意力及閱報機會。讀報剛開始時是半引導性的閱讀,一但他們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世界真奇妙,也不會抱怨。
教師讀報社群共同成長
培英國中王靜若老師
「剪報,就是要輕鬆做、快樂做。」帶領七年級的王靜若,剛開始並沒有特別期待孩子交出什麼樣的內容,但剪報後對孩子的作品驚為天人,發現他們另一方面的創意。她認為讀報教育要落實,首先要有固定的讀報策略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以下就是她採用的三種方式~
1.個人讀報:訂定剪報主題,讓學生貼在聯絡簿上抒寫,這樣學生才會有方向的學習,不會漫談無聊之事。尤其許多孩子對於遭受挫折後奮起的新           聞,特別有感覺,例如〈女遊民苦讀上哈佛〉。
2.小組讀報:培英國中有20多班進行讀報活動,各科班導師因任教不同科目,有不同的學習單與多元題目引導學生閱讀報紙。透過各科老師設計的學習單,讓學生將答案寫出交給老師評量,帶動閱讀動力。
3.午餐讀報:利用短暫的午餐時間請一位同學朗讀一則一分鐘的新聞,並出幾則題目,增加同學閱報的樂趣。
交流座談
菜根譚良師善導
湖口高中謝進興老師會利用學期間找幾篇好的文章,於寒假時製作六大張學習單給孩子心得寫作。另外學期中與圖書館合作,舉辦心得寫作比賽,優秀者發與讀書禮卷獎勵學生。另外對於較好動的孩子則透過抄寫菜根譚,來修身養性。
多元文化非宗教報
首次參加《人間福報》研習會的舊社國小老師黃淑媛表示,學生剛開始會有宗教的問題。因此,先讓學生喜歡這份報紙,再請學生上台分享閱報心得,閱讀一段時間後,他們就看見福報的多元化而非特定觀點。
最後永澄法師感謝所有老師的用心,並勉勵全體佛光人繼續支持讀報教育,讓福報陪孩子一起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