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手機,周遭朋友以不可思議的口氣問道,妳還捨不得換掉這陽春機嗎?早該用 i Phone來提高效率囉!被嫌落伍之時,不免奮力扳回一城說,台灣都還有七十六個人在用「嗶嗶叩」咧。這數字是中華電信上周統計出來的,醫生用戶占了大多數,這等社會精英都沒喜新厭舊,我們就非趕時髦不可嗎?科技來自於人性,工具的使用應符合減法哲學,夠用就好。
手機不夠先進竟被取笑,殊不知已被時代淘汰的嗶嗶叩當年卻代表了都會時尚的速度與效率,當叩機響起,意味著工作職位上的某種被需求,尤其不固定坐在辦公室的趴趴族,叩機無異成為使命必達的前哨。六年級生也許還勉強知道叩機究竟是什麼,往後的新世代從黑金剛開始接觸第一代大哥大,一直到如今 i Phone的普及,再有電子信箱、網路視訊及手機簡訊等,讓他們盡興享受尖端的通訊科技,更無法想像三十年前我們這些前輩聯絡人與事,公私兩頭有多麼的手忙腳亂。
最密集聯絡的,通常是熱戀男女,家裡電話沒人接,只能親自出門去找,按門鈴又沒人應答,經常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使舊年代的愛情根植於高超的磨功,約會要「約」得成,雙方守約守時外,不可預期的因素還要禱告它莫來攪局,否則臨時聯絡不到人,那心急如焚是可以想像的!不由憶起青春時節「等嘸人」的苦澀,像天要塌下來似的。當時未經歷鍊,不懂如何處理情緒,如今早已百毒不侵,去逛逛街就風吹雲散了。
等手機的便利出現,現代生活幸福得像升上天堂,遲到了,叩一下;改時間,留個言;想聊天,MSN供你沒完沒了。諸多選擇,彷彿每人手中都握有神奇仙女棒。
仍使用叩機的一位醫生說,腰間不掛著這小機子就沒安全感,不透過它的震動來接收病人呼叫,總覺有虧職守。說來,叩機也代表一種對工作的敬業與關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