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祖先留下的古蹟,倚著世間僅有的蔚藍之海,希臘人已慢活了兩千多年,多數希臘人皆分享與世隔絕的世界觀。如今國會大樓前上演暴力抗爭,對早已習慣每日花一半時間吃飯、睡覺、品酒、看海的希臘人,簡直是噩夢。
希臘比世界多數國家歷史早走了至少數十世紀,當蘇格拉底等哲人辯論邏輯學時,今日的許多文明國家、經濟強國還不知道在哪裡。但希臘自蘇格拉底、柏拉圖之後,已不負責幫人類苦思重大難題,如今反而需要別國苦思,幫他們解決經濟難題。
雅典發生大罷工,港口不開船,連遠在愛琴海的克里特島也受影響,小舖不開店,反正沒有旅客。
希臘有六千個島嶼,其中僅二二七座有人居住。德國去年就建議希臘賣島,希臘也考慮過。何況希臘財政捉襟見肘,為全力削減債務,避免倒債,其實根本沒有經費管理眾多島嶼、投資基礎建設。
希臘總理早在一月就提出賣島償債計畫,目前正加緊實施。
希臘計畫出售或出租的島嶼不乏著名觀光聖地,包括有「愛琴海上的白寶石」之稱的米克諾斯島。在古老希臘神話中,米克諾斯島是宙斯和提坦族發生聖戰的地方。戰敗的提坦巨人的骸骨遺落愛琴海,形成了米克諾斯。
而最值錢的島嶼,無疑是克里特島,它充滿歷史傳奇,古代愛琴文化在此發源,島上有四千年前米諾斯王朝的遺址,浮雕及壁畫工藝卓越,古蹟中最著名的壁畫為「戴百合花的國王」,西北角還有永不歇業的劇場。
賣島可能是希臘危機唯一解決之道。但在情感上……有希臘政府官員表示,賣祖產很恥辱,對不起希臘人民。
租售島嶼未必是恥辱,一九二五年英鎊大貶值時,英國出售殖民小島解決債務。去年奧地利國債逼近十五年新高,也決定賣阿爾卑斯山群的兩座山。加拿大一些地區,更把買賣島嶼當合法的事,視為發展經濟的主要途徑。
根據「私人島嶼」網站資料報價,位在愛奧尼亞海域、占地約五百公頃的納芙斯卡島,開價僅一千五百萬歐元(約台幣六億元),不少小島甚至不到二百萬歐元,比英國豪宅區的房子還要便宜。
據估計,希臘共有價值三千億歐元的國有土地待售,其中一成五以上是海濱土地和島嶼。除了賣島,希臘也幾乎無所不賣,如部分港口經營權,甚至打算賣掉鐵路、自來水等公共事業。唯有這樣,希臘人的慢活之夢才有資格繼續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