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蠹史】 說「順」

楊昌年 |2011.06.15
823觀看次
字級

朋友來電說要來看我,問他:「有事嗎?」他說沒什麼事。我心想既沒事來幹嘛,意興闌珊地推辭說:「最近有點忙,以後再約吧!」

一陣子之後想起要約他來家;好幾次電話都沒人接,他家像是都沒人的樣子,禁不住有點擔心,就在要去造訪之前,接到他家人傳來的噩耗。

嗣後,這件事每一憶及都使我歉疚難安。

那一天我明明無事,為什麼不歡迎他來晤?也許他已自知健康警訊,想著要向我傾吐他的惶恐;又或是有事相托;甚或更不妙的是已感覺到孤零,企求在我這老友處獲取一點慰藉!而我,引他聽他的訴說,為他譬解,提供寬慰,承擔相助……所有一切在我都是能做,願做的,而竟然在一念之差中任性逃避了。像是他已來到了門前,是我「咚」地一聲拒他於門外!甚至連最後一次的訣別也已誤失!

遂想起人生「蹉跎」的大患,該當要做的就該及時,莫要想著嗣後時日還多。殊不知人生無常,看似綿亙漫長的今日之後,待到驚覺斷崖千,已是不及。縱然只要人在,總還有機會可以彌補;但若是天人永隔,萬千歉疚都將無由傳達,除腐心之痛以外一切成空。

再進一層使我想到了「順」。

人與人的相處,常因為「主導」的心理慣性,以至於獨行其是,不願也不能隨和。而就對方言,又或會因這種類似「霸凌」的心態言行激起反感,寧肯堅持己見也不願妥協。本是無可不可的,卻在「賭氣」的心理下日久寖成慣性,事事扞格,形成惡性循環。終至無能改善的冰炭不容而決裂。

想想那「順」的意義,在不太影響一己的原則之下,稍稍遷就對方一些有何不可?大可不必將這視為「軟弱」或「沒面子」。何況對方的感性會因你的順讓而快樂,而理性又或許使他同樣以順讓還報……那豈不正就是人與人和諧的善性循環!

(本專欄每隔周三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