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人間福報》一轉眼邁入第六年了,回想創刊之初,大部分關心我的人,都為我將一份報紙的頭版規畫為〈奇人妙事〉。稍稍捏一把冷汗,這一把冷汗,有的是因為全球報紙都一樣,頭版放的一定是關乎政治、社會、財經等等的重大新聞,如果不跟著「主流」走,何以生存?有的則是因為,即使一天兩天有奇人妙事,但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哪來那麼多奇人妙事?這樣的規畫難免有開天窗之虞。
關於這些疑慮,我從來也不擔心。我在數十年的全球行腳途中,常常感受到不同民族各有其獨特的風俗民情:好客而含蓄的中國人,想像不到德國人請客,陪客得自掏腰包;以瘦為美的國家,無法理解越胖越美的審美觀;講究品牌、質感的名流,比不上拿蜥蜴當髮簪、小銀蛇當耳環,用過就放生的原始部落來得環保……。
世界各地也留下了文明史上,無法解開的團:金字塔的構造,隱藏了精準的天文數字;那茲卡大平原上,刻畫著連現代人也無法完成的超大圖案;英國麥田怪圈,始終是人們好奇的圖騰……。
佛教經典中最膾炙人口的奇人妙聞出現在《百喻經》,在九十六篇精緻短小的經文中,介紹了九十六位痴兒,之中有吃了加鹽的食物驚覺其味美後,以為大把鹽可讓食物更美味者;有羨慕鄰家三層樓高廣嚴麗心生渴仰,卻要求工匠只蓋第三層樓者;有在海中失落缽釪,卻在船身留下記號方便日後打撈者;有為了食用果實,將整棵果樹砍殺者……閱後會心一笑之餘,也能深省修道途中的種種痴見。其他如《經律異相》、《本生經》等等,也記載著不可思議的人物、際遇。
現實生活中,有人放風箏,把自己放上天了、有人為了保護企鵝買下一座小島、有人賣房子,要求買主答應讓屋中的鬼魂住下來、有人二十五年不出門、有人十一年不下床、有人天生有磁性,能吸住任何金屬的東西,甚至大大小小的磚塊、有人看字有顏色、有人能聞到八英哩外的味道……。
三千法界,存在著薄地凡夫意想不到的種種現象,只待我們用心去體會。這些體會,啟竇了〈奇人妙事〉的發想,早在創辦人間衛視之時,我即提出「奇風異俗」、「奇妙世界」等的節目構想,一直到創辦《人間福報》時因緣成熟,終於能將這個豐富的世界介紹給大家,提供給被禁錮在僵化城堡中的現代人,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奇人妙事〉如是耕耘了五年,不敢說卓然有成,但也甚幸走出清新另類的風格;不但如此,〈奇人妙事〉甚至也在各大報紙間,產生了微妙的影響,在傳統的時而口水齊飛、時而砲聲隆隆、時而拔弩張、時而重大刑安的報導中,也「時而」能發現奇而妙的新聞了。
五年下來,〈奇人妙事〉累積了不少令人一再玩味的好文章。許多人好奇,如此多樣化的新聞題材,是如何蒐集來的?這裡具體呈顯了「集體創作」的精神,豐富的題材來自分佈在世界各地的佛光人。此中,北京大學博士滿耕法師和人間通訊社覺念法師,自創報起即開始幫忙蒐集資料,五年來沒有間斷;澳洲南天寺和中天寺、美國西來寺、非洲南華寺、馬來西佛光山、香港佛香講堂等所有國內外道場及佛光會,也都發揮了在地最大的效能,有這麼多為《人間福報》默默奉獻的推手,奇人妙事就有如千手千眼觀音無事不辦了。
有道是:「『奇』文共欣賞」,為了分享更多的人,年前即付囑編輯妙蘊法師負責選編此書為單行本供社會大眾分享。妙蘊畢業於南華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心思縝密,文筆洗練,《人間福報》創報之初,即擔任奇人妙事撰稿工作,當時我要他每天至少要交出七至十篇稿子,提供給〈奇人妙事〉版使用,他亦不負我的指派,五年下來累積了百萬言的功力,磨出一枝生動靈活的好筆。
〈奇人妙事〉叢書付梓在即,這是從幾萬則的新聞稿中,篩選、分類,集成十大類,內容包羅萬象,無奇不有。如果繼續下去,將有數集出版。欣見如此成績,樂之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