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正在減肥或控制血糖的人,千萬別以為水果愈甜就不碰;營養專家指出,只要遵守低升糖指數(GI)原則,像是巨峰葡萄、芒果、荔枝、龍眼等升糖指數較高水果,少吃為妙,甜綠奇異果及香蕉、蘋果、小番茄、木瓜、芭樂等多了膳食纖維,甜口卻不激升血糖則可多食用。
GI值是進食前到進食後二小時,人體血糖及胰島素的變化。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解釋,GI值以純葡萄糖一百為基準,GI值愈高進食前後的血糖升降如雲霄飛車,快速消除低血糖饑餓感,但血糖高峰一過餓得也快。
台北醫學大學一項名為「水果的升糖指數(GI)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對水果的選擇」研究調查發現,百分之九十六糖尿病患者認為水果甜度會影響血糖,所以會自行判定較甜的水果不適合食用。
劉珍芳表示,口感上的高甜度未必等於高升糖指數,糖尿病患受病情影響口味偏重,所以不能只依自覺的甜度做為挑選水果的依據。
北醫研究發現,水果以當季的巨峰葡萄的升糖指數最高,超過一百零六(七十以上即為高升糖指數食物),其次為芒果、荔枝、龍眼、釋迦、甜柿,糖尿病人對這些水果淺嚐即可,若常食用高GI水果,血糖不容易控制,還可能導致血脂、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現,香蕉跟紐西蘭新品種Sweet Green綠色外表奇異果,雖然甜度高,但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反而成為低GI水果,且熱量較高,非常適合糖尿病患食用。
而西瓜糖度約十點七,比甜綠奇異果來得低;但幾乎沒有膳食纖維,通過腸胃,馬上提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解渴又開胃,糖尿病患應少吃。
劉珍芳解釋,GI與糖分、纖維質有關。糖分愈高,纖維質愈低,GI值就愈高。建議糖尿病患可用糖分、纖維質及升糖指數等數據做為挑選水果的參考。
劉珍芳參考衛生署的飲食建議,女性每天三份水果、男性四份、兒童二份、糖尿病患二份,每份約拳頭大或飯碗七、八分滿,選擇低GI、高纖少熱量的水果,控糖減重事半功倍;若要打成果汁,最好加蔬菜,多了纖維又可避免水果吃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