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位二十多歲的女性,二、三個月以來的月經很不規則,於是就診婦產科檢查。醫師表示,月經不來有很多原因,檢查後發現,病患泌乳激素分泌過高。推測可能是因胃潰瘍,長期服用抗組織胺類的制酸劑(俗稱胃藥),以致藥物影響腦部荷爾蒙導致失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醫師詹景全指出,一般女性泌乳激素很低,只有在產後哺乳時較高。若因藥物刺激,導致泌乳激素過高,會壓制卵巢排卵功能,打亂生理周期,甚至出現月經不來的情況。
而胃藥有很多種,臨床上常見的就是抗組織胺類的制酸劑所引起,還有含抗組織胺的過敏藥、部分抗憂鬱劑等,皆有此副作用。
他說,想要懷孕的婦女,若不得已須長期服藥,也應當心藥物是否會影響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