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阿里山森林鐵路小火車二十七日脫軌翻覆,造成五人罹難、一
百零九傷的事故,農委會昨天再請四位專家前往調查樹木枝幹撕裂原因,調查結果指出,此次「肇禍」的巨木內部已現腐朽,應為自然現象造成的意外事故。
此次造成小火車翻覆的樹種為森氏櫟,樹齡近百年,與鐵軌相距八點五公尺,為樹幹直徑約九十五公分、樹高二十八公尺的生立木,側枝自四公尺高處撕裂倒下,引發外界對於每日朝巡僅視察鐵道邊坡五公尺的範圍是否不足,以及對於小火車所行經路線的危木管理是否嚴謹,僅以目視判定是否可靠等疑慮。
農委會林務局副局長李桃生指出,巡視鐵道兩旁邊坡五公尺,是以過往倒木經驗而得出的巡視原則,每日步行巡查會針對腐、朽、蟲蛀等問題做目測,確認無誤後才發車。至於既然是生立木,未有枯朽,側枝卻為何撕裂?根據到場專家鑑定,該巨木內部確實有腐朽,但外表無法目視看出,應非人為疏失。
台大森林系教授王亞男表示,依現場勘查鑑定顯示,造成事故的森氏櫟枝幹在六公尺處分成兩枝,呈「ㄚ」字形,幼齡時曾折斷過,再萌芽生長出兩個主幹,內部已有腐朽,直徑約有一百公分,但外表長得枝繁葉茂,邊材健壯茂密,重達數噸,因此無法目測看出,應無人為疏失。
他表示,腐朽內部可見真菌與白蟻,並非外界臆測的褐根病,加上氣候乾燥,影響水分輸送,新材生長應力消失,造成撕裂。王亞男並指出,自然界現象不可能百分之百防範,但這種情況發生機率不高。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已由員工編組成立「一戶一人」服務團,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宜及照顧傷者;所有醫療費用由政府支付。將對罹難者家屬致送二十萬元,重傷者十萬元,輕傷者五萬元之慰問金。
經初步認定,該事故純為天然林木枝幹撕裂擊中車廂引起,且無超載的情形,並無人為疏失。林務局已將森鐵阿里山神木線、祝山線、沼平線停駛一周,進行必要的檢查,嘉義林管處並全面檢查鐵路兩旁有無危害木,做必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