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一個國樂團如何跳脫既有框架,展現生命力的一面?台灣國家國樂團決定邀請上海歌劇院院長張國勇擔任客席指揮,三十日在國家音樂廳,和張國勇展開「第一次親密接觸」,並邀請二胡名家劉光宇、台灣笛子名家陳中申及劉貞伶,師徒同台競奏,帶來童趣與戲感兼備的二胡名曲〈螞蟻〉,與陳中申編創的〈桃花要過渡〉雙笛協奏曲。
精準、高效率是張國勇帶團的個人風格,大膽、沒有包袱以及敏銳的聽覺,是張國勇的優勢。以西學的背景及深厚的國學積澱來指揮國樂團的張國勇表示,國樂團的樂器若採西樂式演奏會非常不協調,像是一般會將國樂的瑣吶當成西樂的小號使用,就要求要大聲吹,可是二胡的共鳴箱小,要平衡需指揮在演奏時給提示,拉胡琴不只要用力,更要音色飽滿,因此樂團樂器需要主次清楚,在充滿理性與感性的調配下,樂團如同「轉調」之勢,隨著樂曲風格綻放內蘊與外發兼備的全新音樂能量。
此次演出的樂曲中,如〈故都風情〉、〈詠江南〉、〈達勃河隨想曲〉、〈秦兵馬俑幻想曲〉,〈一枝花〉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張國勇表示,〈一枝花〉是演奏技巧上有難度,而〈秦兵馬俑幻想曲〉是他將樂曲形象重新塑造,主要會在音響平衡與音準上多加著墨與琢磨,詮釋國樂沒有顧忌,反而可以跳脫窠臼。
〈桃花過渡〉是作曲家陳中申,巧妙運用曲笛及梆笛本有的音色,偕笛子演奏家劉貞伶,一同扮演渡船伯及桃花姑娘的形象,戲劇性十足。重慶歌舞劇院院長、也是中國知名二胡演奏家劉光宇,打破二胡婉轉抒情的傳統印象,演奏改編自傳唱百年的川渝兒歌的作品〈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