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顧名思義就是美麗的女子。古往今來,美女稱謂眾多,若一一細數,還真是很有味道哩。
古人惜字如金,往往用一個字就能勾畫出美女的姿態來。這樣的名詞有娥、娃、姬、娘等。古代有美女名嫦娥,名李娃,名驪姬、夏姬,名杜十娘,從這名字上我們似乎就能品味出美女們那攝人心魄的美麗來。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娃」字,娃現在通常指小孩子,但其原意卻是指成熟美麗的女子。從字形上我們也能看出,娃從女從圭,圭是古代玉器,一個宛如玉器的女子當然是美女啦。
美女稱謂是形容詞的聲勢最為浩大,古人大約是把幾乎所有漂亮辭彙都用來形容美女了,像美、淑、嬌、靚、豔、妍、佳麗、姝好、夭穠、麗姝、妖嬈、嫵媚、嬋娟等。
這些絕妙形容詞與名詞結合的話,又生髮出更多美麗辭彙,像佳人、淑女、嬌娥、嬌娘、美姬、妖姬等。
女皇武則天原名武媚娘,恰與「嫵媚」諧音。嫵媚,亦作←媚,用以姿容美好、可愛。武則天後來為了權力大開殺戒,六親不認,大概覺得這名字太過陰柔,不夠威儀,才更名「武曌」。
另外,美女也用借代與誇張方式來表示。古人覺得美人如玉,就用玉來形容,舊時稱小戶人家的美女為「小家碧玉」,杜牧詩說「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都是此意;覺得美女與紅色很搭配,便造出許多「紅詞」:紅顏、紅妝、紅袖、紅粉等;覺得自然界裡只有花才配得上美女,還借形容牡丹的「國色天香」來恭維美女。
古人對美女細長的眉毛印象深刻,就以「娥眉」命名。注意哈,是娥眉,而非峨眉,峨眉是峨眉山,說起來是因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才得名。看來是先有娥眉,後有峨眉山,呵呵。
至於誇張最典型的稱謂是傾國傾城。《漢書》裡有歌謠描述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好傢伙,這美麗殺傷力真無與倫比。
西方人喜歡用「天使」形容美女,天使音譯「安琪兒」,原為猶太教、基督教傳達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為帶翅膀的孩子和少女,因此用來比喻善良貞潔可愛的人,且多用於女子;西方人還喜歡用「性感」形容美女,這個詞很有張力,也無怪乎國人也紛紛效顰了。
網路上還有一個別致的美女稱謂「美眉」,用美麗的眉毛來借指,靈感大約來自娥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