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指的就是衛青直搗匈奴龍城勝地(匈奴人祭祀祖先的地方),收復陰山、賀蘭山腳下之河套平原、鄂爾多斯大草原,開啟漢軍對匈奴勝利之門的懷念!
衛青,他有太多的故事與傳奇,是最卑賤的奴隸出身,後來卻娶了高高在上的平陽公主,軍功赫赫,官至大司馬大將軍!
他因為姊姊衛子夫,得以入宮。不久衛子夫懷孕,皇后陳阿嬌的母親陶館長公主(竇太主)怕子夫生子會影響女兒的地位,又不敢動子夫,就加害衛青,後被公孫敖救出,因禍得福,衛青反被推到了歷史前台。
漢武帝賭氣,任命衛青做建章監(禁衛隊長)、侍中、太中大夫,封衛子夫為僅次於皇后的夫人,並大肆封賞衛家及公孫敖等人;從此,衛青開始被漢武帝重用,衛氏一家也從此開始顯貴。
不過,這時漢武帝也只即位兩年,還處處受竇太皇太后等舊勢力牽制。隔年,漢武帝以其計取得兵權,武帝還令衛青建立期門軍(後來改名為羽林軍),這是一支屬於皇帝的私人軍隊。年輕的衛青開始了他的軍人生涯。
衛青的一生共七次率兵出擊匈奴,無一敗績。他治軍嚴明,能與士卒同甘共苦,作戰驍勇,深受將士愛戴。衛青去世後,漢武帝將其葬於茂陵東北側。
儘管衛青品德高尚,卻很少得到他人讚揚。部下蘇建曾勸他巴結文人、收買門客以在社會上製造有利於自己的輿論,然衛青拒絕。
他為人謙遜低調,從不仗勢跋扈,《史記》中評價他「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讚揚衛青謙遜知禮、才能出眾、愛護將士,是古來少有的良將。但,司馬遷又忌諱衛青的出身背景(賤民出身、私生子、外戚身分),加上衛青的低調性格不符合他的欣賞品味(司馬遷對項羽、李廣、郭解一類個性飛揚的人物,往往讚譽很多),反把衛青和霍去病與李延年之類的「內寵嬖臣」一起放在《佞幸列傳》中評論,給了後人「衛青僅是個靠了皇后裙帶關係的小人」的印象。
看《雍正王朝》時,雍正說:「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衛青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