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與遷移

周慧珠整理 |2011.04.24
993觀看次
字級

一百多年前,瑞典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斯凡蒂‧阿倫尼厄斯(Svante Arrhenius,1859-1927)就已提出「預測焚燒石化燃料會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並導致地球大氣層升溫」的理論,但是,人類社會在「社會要繁榮,人民生活品質要改善,就必須增加消費」的發展原則下,對這個抽象的理論未曾採取任何行動。

如今,它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實。

6警訊

全球平均溫度至今已經上升 了!

對於氣候異常轉變,你只是感覺冬天不如從前寒冷、季節交替的溫差變大了;世界上大規模地震變多、森林大火、豪大雨的問題頻傳……這些氣候異象,都將成為常態!

一旦平均氣溫升高 ,人類將集體滅絕!

《改變世界的 》仔細探討了大量科學研究,再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勾畫出每增溫 將發生的改變:

升高 :全球糧食短缺

升高 :超過一百萬種生物步向衰亡

升高 :大量氣候難民湧現

升高 :灼熱的高溫將主宰萬事萬物

升高 :世界完全走樣

升高 :生物大滅絕

人類將集體滅亡!

2050人類大遷徙

「二○五○年,你會在哪裡?」

「對地球上每一個人來說,地理學不是死的學問,已成攸關生死的研究。」

羅倫思.史密斯以最先進的預測模型和資料分析(包括氣候動力學、天然資源存量、年齡結構和經濟成長預測等),並花了十五個月的時間到北方勘察,再結合地理學與歷史研究,生動描述地球的未來與今日世界最大的挑戰,對地球北端進行縝密、嚴謹的研究,從實際訪談以及科學研究數據,敘述環境變遷到底會如何寫歷史。

世界人口爆炸、野生物種瀕臨絕種,人類生存的環境每況愈下,從石油到水,資源價格節節高升酘酘我們將留給子孫什麼樣的地球?

史密斯樂觀地認為,未來五十年或一百年,人類不會滅絕,但會發生第三次大遷徙,全面往美國、加拿大、冰島、格陵蘭(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與俄國—等環北極海國家移動。

這幾個國家將因為溫度上升,不僅成為新的農耕地帶,而且也因為水資源與森林的植被,更適合生物居住。而接近赤道的國家將面臨水資源短缺、人口老化、都市擁擠不堪的問題,且因能源價格不斷攀升、不時遭遇洪水侵襲,國力不斷耗損。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史密斯認為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節並不會發生,比較有可能發生的是,人類未來只要將溫度上升控制在華氏五度以內,那麼北方諸國將成新樂園,未來人類文明將在這些國家興盛,過去是邊陲的族群如愛斯基摩人,將成為未來文明所繫。

不過一旦超過華氏五度,將造成森林死絕、農業衰亡,連這個新樂園也將走入荒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