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於美的定義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美麗的東西總是無人不愛,包括容貌、物品、景色,甚至情境與回憶,都是我們一生所追求的。只可惜這世上沒有永遠,「美麗」兩字亦復如是!壯麗山川會變色,花容月貌會老去,春花終將凋零、冰川竟也融化。無計留春住的無奈與惆悵,難免時常在心中縈繞。
過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清麗細緻的文字與淒迷婉約故事,與他的書名一樣,總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在哀傷的映襯下,書中畫面讀來愈顯得美麗動人。似乎,美麗與哀愁的依存關係就像綠葉之於牡丹,缺一不可。
天生美麗的外表有時真能帶來不少方便。
王維年輕時是個春風少年兄,有人說起他嶄露頭角的機緣,有點兒靠美色取勝的味道。王維的朋友歧王在宮廷很吃得開,把「英姿映人」的王維帶著赴公主夜宴,公主先是驚喜於這翩翩少年的出眾琴藝,直到知道眼前這人詩書皆絕,尤其他的作品公主本人都誦習過,就更加的讚佩了。
說王維靠著他的翩翩丰采贏來機會,不如說他本身底蘊深厚方能以才學傲人,單看他二十一歲中了狀元的本事,就足以說明:想憑著外表取得一切,這事兒是不靠譜的。
現代人只要見了誰長得好看些,碰巧也學了點才藝,就會理所當然的說他「可以進軍演藝圈」,彷彿當明星是件人人可行的事,但個中滋味想必是如人飲水,沒有真才實學,想要在演藝圈生存應該是十分辛苦的。掌聲響起的舞台固然使人迷戀,但一個不留神出了點小差池,也會有噓聲如潮水的時候。
再說,美貌儘管是晉身的台階,但往往也最靠不住,剛過世的好萊塢永遠的玉女伊莉莎白泰勒和她的好友麥克傑克遜,兩人在演藝圈各據一方,也都享有盛名,然而一個天生麗質,一個為了外表吃盡苦頭,還是免不了要向這個世間與畢生所追求的美貌告別,留給影迷幾分惆悵與哀愁。
李白詩作〈妾薄命〉,描寫漢武帝年少時願意以金屋寵阿嬌,最後阿嬌失寵,被冷落長門宮,漢武帝即使經過也不肯迴車看她一眼。一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回好」,真叫人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