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諦
若能認識空見,就知道「苦、集」皆是依止色身而有,一切的色法稱為「身」。色身是汙穢、不淨的,為智者所厭惡,破除凡夫認為色身是清淨的顛倒想,名「身念處」。
若順著空意,即是「樂受」;若違背空意,即是「苦受」;不違不順即是「不苦不樂受」。有此三受,即是三苦,計苦為樂,是名「顛倒」。若破除樂的顛倒,是名「受念處」。
空、塵對心而產生意識。此心生生滅滅,流動不住;有因緣就有心念,若沒有因緣則念不生。若以為心的「生滅無常」是常有的,即是「顛倒」。破除「常」的顛倒想,是名「心念處」。
若於空中取著,而行善惡。取著行中有我,行即是我;行有好惡、興廢,我也應該如此!諸行是無量,我也是無量的。執著「行中有我」的存在,即是「顛倒」。若知行中無我,則破除「想、行」的顛倒,是名「法念處」。
若精勤破除顛倒觀想,即見「四正勤」;定心中修,是名「四如意足」;五善根生,名為「五根」;破除五惑,名為「五力」;安隱道用,名「七覺支」;安隱道中行,是名「八正道」。以上,是空見能生「道諦」的內容。
滅諦
破除「常、樂、我、淨」四顛倒,是「愚痴滅」;愚痴滅故,「愛滅」;愛滅故,「瞋滅」;瞋滅故,知空非道而慚愧,則是「慢滅」;不再有執著,則是「疑滅」。依此滅除五鈍使,故能進破五利使;十使煩惱既已破除,八十八使就不會生起,而入無餘涅槃,是為「空見」生「滅諦」。以上,即是聲聞法界。
緣覺界
緣覺乃思維十二因緣的還滅而證悟的聖者。「空見」並非是真空義,若以為虛妄的空見是空,即是「顛倒」,此顛倒即是「無明」。因為無明,所以取著空見;若知道「取著空見」是無明,就不會生起執取而造業;沒有執取與造業,就不會生起無明;沒有「無明」,則成智慧之明。所以,有智慧時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時,則無明滅;無明滅,則諸「行」(為)滅,乃至老死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