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華民國一百歲。經過百年歷史的累積、文化的沉澱,台灣在全球展現傑出的軟實力。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指出,慶祝建國百年,政府選擇文建會負責籌辦十五場重要活動,就是要以百年來已落實在人民生活層面的文化實力,呈現建國一百年的豐厚底蘊。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長、文化評論家林谷芳表示,台灣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種族群以及不同時代的歷史背景,造就多面向的文化。展望中華民國的未來,走向國際、兩岸交流是當紅的議題;他指出,未來「國際」只是虛名,只要先在自己的文化板塊上有高知名度,自然會受到所謂國際的重視。他說,台灣一定要打破國際化的迷思,走進國際化須站在傳統高度,先得到華人世界肯定,才可以和世界對話。
林谷芳說:「在歷史潮流間,有了過去就必然會有將來。台灣只要找到這一點,應會在整個華人地區產生質的影響,當華人文化圈改變,世界就會改變,也就是台灣特質影響大陸,甚至整個華人圈時,台灣才能找到歷史定位,找到世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