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西元六二四~七○五年),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通稱武則天或武后。唐高宗時為皇后(六五五~六八三年),唐中宗、唐睿宗時為皇太后(六八三~六九○年),後自立為武周皇帝(六九○~七○五年),七○五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女性太上皇。
武則天能在等級森嚴、崇尚血統與武力的男權社會中,獲得二十一年獨掌天下的無上權利,不但延續前唐繁榮穩定,還為開創盛唐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其睿智與膽識必有其超出常人之處。
對於武則天,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儒家正統觀念也還未成主流,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是比較積極正面;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占據了主導地位,「輕女」的輿論才開始決定了對武則天的批評。
本文不細論武則天的功過,只想提「萬歲萬歲萬萬歲」的由來典故。
其實「萬歲」一詞,本來只是人們表示內心喜悅和慶賀的歡呼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到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才時常呼「萬歲」,但這個詞仍不是皇帝唯一專用詞;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的不許稱他人為「萬歲」。
相傳武則天稱帝後,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眾學士搜索枯腸,對答了幾十句,武后都不滿意,直覺掃興。這時,有位慣於奉承的學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后這才興高彩烈地推為傑作。從此,「萬萬歲」一詞,便流傳於朝野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