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親題墨寶。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星雲大師所書的〈佛經偈語〉,為弘揚佛陀的慈悲與智慧,而以石碑雕刻保存,更能源遠流長發揮大師以書藝弘道的效益。」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表示,佛陀紀念館中二十二個〈佛經偈語〉石碑,可說是星雲大師以墨寶發揮「道藝一體」精神的另一展現。
如常法師說,星雲大師畢生以推動「人間佛教」為己任,本著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業的精神,側重文教對社會教化的功能,因而強調以「佛教藝文化」為發展方向;這次為佛陀紀念館特別書寫的〈佛經偈語〉,正是以「書法文字」展現多元弘化面貌與功能,作為宗教表達義理內涵的媒介。
佛教經典浩瀚,為何大師會特別以〈佛經偈語〉作為墨寶的文字題材?如常法師指出,顧名思義,佛陀紀念館乃是專為紀念佛陀而建,因此特別選擇讚佛功德的詩偈與經文;這些〈佛教偈語〉皆是從佛教經典中精選而出,有的是古德所撰的讚頌法語,意涵皆在彰顯佛陀的慈悲、智慧,及佛陀的種種功德。
「除了墨寶題材別具用心外,在雕刻及藝術表現上亦有巧妙之處。」如常法師說,有鑑於木刻佛經與紙帛木等載體不易保存,加上古代佛寺也多用石碑來記錄佛典,因此這次雕刻材料特別選用「山西黑花崗岩」,拉長保存年限,也更能源遠流長地弘揚佛法。
如常法師認為,黑花崗岩質地堅硬,雕刻難度相對較高,加上書法線條的書寫如實表現大師的墨寶用筆,處理上更形困難,因此特別委由具多年石雕經驗的聯發興石材有限公司,安排台灣具有二十年以上雕刻經驗的師傅手工雕刻,如實體現大師書法的線條與空間之美。
負責監督這系列石雕藝術品的,正是該公司副總經理李金發。他表示,有別於今日石雕作品多為大陸製作,這批大師墨寶石碑皆是台灣在地打造,不但可照顧本土的石雕人才,更可就近控管雕刻的品質。
李金發指出,星雲大師的墨寶蒼勁有力,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然,因此雕刻師傅在刻劃字形特別留意細微之處,也力求石雕的修整;又由於石雕皆為純手工打造,因此相似度幾乎近百,雕刻的鑿痕程度,也較一般的石碑文字來得深刻許多。
「〈佛經偈語〉從題材挑選到實體石碑的層層用心,無非不是想完美呈現佛陀的人間教化。」如常法師強調,〈佛經偈語〉是大師二○
一○年專為佛陀紀念館而寫,為的是讓人們從中了解佛陀的人間性格、大眾性格,搭配兩側廊道的內牆浮雕二十二幅佛陀行化圖,相互彰顯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也為佛陀紀念館增添善美的藝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