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專題報導】為提振生育率,政府釋出利多,推廣育嬰、安胎假,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更在婦女節前夕丟出「安胎假」可修一年的震撼彈,此政策讓不少企業「嚇壞了」。政府期望這個政策有助於提升婦女的生育意願,改善台灣出生率全球最後一名的困境;不少企業直言,政策立意良善,但好心不足以成事,也憂心如無完整規畫,這個政策最終可能流於空談。
「安胎假、育嬰假可以提升女性生育率嗎?」政府高層官員樂觀其成,認為目前台灣出生率創新低,應讓女性放必要的安胎假,才能提升生育率。對於安胎假、育嬰假政策,勞工雖拍手叫好,但心裡還是忐忑不安,除擔心工作不保,也擔心跟不上競爭激烈的工作節奏。不少企業主則態度兩極化,有人願跟進、有人大呼吃不消。政府、企業立場不一致,能否推動各界都在觀望。
實施安胎假
勞委會樂觀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日前在婦女節活動中宣布「安胎假」最高可請一年。她指出,職場懷孕女性若有安胎需求,在一般病假請滿三十天後,因居家安胎無假可請,除了留職停薪,不得已可能被迫離開職場;她強調安胎假的新規定上路後,台灣婦女不用在工作和懷孕之間抉擇,既可以保有工作,又可以請病假,照顧孕體,此政策不僅可讓婦女充分休息,又可提升生育意願。
總統馬英九也在出席婦女節的活動中表示大力支持,並指出,婦女安胎假政策不光是照顧婦女,也是照顧下一代。他表示,根據調查數據,目前台灣是七個青壯年養一個老人,如果出生率再不改善,二十年後將是三個青壯年養一個老人,為避免這個情況發生,唯有提高生育率,政府因此極力推動「利多」,鼓勵國人多生。
不少人質疑推廣有「難度」,王如玄則表示,當初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上路時,也曾遭質疑「看得到、吃不到」,但實施一年以來,申請人數卻是從過去每年三千多人,跳升到三萬七千人,其中有五成以上是三十人以下的企業勞工,由此顯示育嬰留職停薪假,並非大企業勞工的福利。因此,她對於「安胎假」的政策,亦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如果雇主刻意刁難、或解僱員工,政府有對策嗎?對此,王如玄強調,政府會站在勞工立場,雇主如果不准勞工依法請安胎假,依照勞基法的相關規定,將可處六千元以上、六萬元以下罰款,若因此解雇員工,甚至可處十萬到五十萬元不等的罰款,勞委會絕對重懲「不手軟」。
政府釋出提升生育率的政策,企業能否配合則是「大問題」,不少工商團體、企業理事長對於「安胎政策」紛紛表示,雖對勞工好處多多,也願意極力配合,但對企業經營壓力確實頗大,這項政策如沒有事先經過公開討論,以及無配套措施,不能貿然實施,也質疑政府在沒有通盤考量的情況下,「強壓」企業跟進,很可能引發婦女失業潮。
呷緊弄破碗
資方有異見
工商總會理事長陳武雄表示,勞委會針對生育率降低考量提出此項政策,無可厚非,但安胎假如過長,企業在不違反法令規定下,則憂心會讓懷孕婦女的工作發展受到限制,但仍表示,本該給勞工的福利就該給,懷孕的婦女如身體不適,就應好好休息。而工業協進會榮譽理事長李成家也強調:「現在台灣的生育率太低了,贊成有安胎假,但配套措施要做好。」
「這樣的措施,中小企業吃不消啦
!」不願具名的企業主邱老闆直言,人力運用以及分配,是中小企業生存獲利的關鍵,一旦有人請假,人員調度就是問題,何況又是一年長假,大企業財團可承受,但對人力需要精簡的中小企業而言,肯定吃不消;他也明白表示,如政府訂出法條,強制企業跟進,最後的結果就是乾脆不找已婚婦女,這樣反而影響婦女的就業權利。
「這項攸關勞工與企業的政策,還沒有配套措施怎能說做就做?」邱老闆搖頭說,政府在拋出「利多」前,沒有邀集企業或學者公開討論,閉門造車的做決策,硬要企業跟進,這樣的做法可能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勞方與資方的衝突將會在所難免。